北京市高考新题型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高考新题型汇编

北京市高考新题型汇编㈠ ?北京市高考最新命题工作布置会提出2014年高考命题的原则: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思考并汲取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的魄力,深化对祖国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发挥文学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作文命题要处理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要鼓励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注意防止套作、速构(宿构?)和模式化写作的倾向。 ?工作目标:1.调整形式和内容,体现内容、形式向宽的方向拓展的改革尝试。增加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与与语言情境,在生活中、接触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2.提升命题精确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3.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全面考查写作能力。 ?调整重点:1.将60分的在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作文,第二题为作文题。 ?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①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②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③改造古诗文默写、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应用。 ?3.设置差别赋分选项的选择题,不同选项差别赋分,提升区分度。 ?4.分层设问,以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 ㈠语言应用 [例1]某百货商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但其中只有一副适合百货商店。这副是[ ]。其余三副适合的场合分别是[ ] A. 茅店月明鸡唱早,板桥霜滑马行迟。 B. 五夜早朝声入梦,一江春水暖先知。 C. 生意可人春潮涌,财源似水秋果香。 D. 一楼风月当歌饮,万里溪山带醉看。 [参考答案]C(A.客店,B.热水袋专卖,D.旅游地) [例2]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⑴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⑵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参考答案示例]⑴品糯粽尤思屈子忠魂 ⑵桂香一缕传遥忆 [例3]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布公”,“ ① ”和“弄巧成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和“ ② ”,“ ③ ”和“分道扬镳”等。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面语,趋向典雅。 A.①鸡蛋里挑骨头 ②因小失大 ③重打锣鼓另开张 B.①偷鸡不成蚀把米 ②因小失大 ③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C.①鸡蛋里挑骨头 ②舍本逐末 ③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D.①偷鸡不成蚀把米 ②舍本逐末 ③重打锣鼓另开张 [参考答案]B [例4]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参考答案示例]①打破沙锅纹(问)到底,②刨根问底 [例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①-②题。 登高远眺,俯瞰京城:一边是,红墙内皇宫内院,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一边是,一望无际、大大小小的民居院落,在绿树荫里掩应。若在雨中观看,其意境更深,诚是“云里帝城双凤阙, ”。 1.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远眺 B. 金碧辉煌 C.气势恢宏 D. 掩应 2.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雨中丛树万人家 B.雨中绿树隐千家 C.坊间丛树掩万家 D.坊间绿树有人家 [参考答案]1.D,2.A [例6]下列诗句,与“安得身如芳草多,相随千里车前绿”的送别情怀最相近的是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C.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参考答案]C [例7]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