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选继续阅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选继续阅读

愛生哲學芻議 作者:孟東籬 人在宇宙中的意義與地位 一種哲學或人生態度,如果要有比較穩固的基礎,必須從宇宙觀或世界觀談起,使人可以確定它的生活與行為在全盤的領域中到底能有什麼意義,因此,愛生哲學的芻議也要從比較迂闊的地方開始。 宇宙為什麼存在,或宇宙的目的是什麼,或宇宙有沒有目的,不是我們人類可以去追問或解決的,那不是我們人的事,因為宇宙既不是我們造的,也不聽我們指揮,而且,它實在是太大了,不管它有沒有範圍,於我們人來說,都可說是無限,不管它有沒有始終,於人來說都可說是無始無終,都可說是永恆。 我們所能問的是,人,這種動物,它在宇宙中有什麼意義。 簡言之,人這種動物在宇宙中的意義就是要完成高等物種的發展。 這種高等物種將來到發展完成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現在人還很難預言,但無疑,現代人已經具備了這種高度發展的種子與胚芽,甚至在冥冥中已經具備了發展的藍圖,只是這藍圖尚未完全展現。 人類不論是由神所造還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成,到了現代這種人類組織結構,都變成了宇宙具有突破性的一種生物,他必然要向前推進,不達發展的極限絕不甘休。 也許其他太陽系中也有類似的高等生物,向著類似的極限發展在前進,有的比人類發展的階段高,有的比人類發展的階段低,但各自都在發展,將來也可能相會。 無論如何,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在進行著宇宙間最偉大的實驗之一,就是走向大有能力,走向高度智慧與穎悟,去體會宇宙精神,並與之結合。 因此,人在地球上有著他的使命──不論這使命是他自訂的還是宇宙創生他早就為他訂好的。 人類的目標與資源 既然這樣,他就必須考慮他在地球上資源與目的的相比情況:他的有限資源能夠任他發展成功嗎?還是會半途熄火而夭折? 這其實就是整個地球經濟學的取捨標準問題:我們人類究竟要不要完成這偉大的發展,願不願意在發展中途因毀壞了生存發展的環境而在宇宙中消失? 如果不願意,我們就必須趕快懸崖勒馬,把我們跟環境的關係看清楚,該用的用,能用的用,不該用的不能用的不用。 對於環境的保育,如果要在最終的理論上找尋根據,應該是在這裏,而節儉之為美德,其最終的根據也在這裏。 對自然的珍惜 前面是從人類長遠發展的遠景或目的來看自然的保育意義,現在則從自然的本有狀態來看。 自然的本有狀態,無疑對人類有著許多有害的、威脅性的因素,如洪水、猛獸、地震、病毒、病菌和某些昆蟲等等,這些都是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遭侵害並對之奮鬥的,這種奮鬥就整體來說,相當成功,而且越來越成功。 使人類遭受威脅與侵害的諸種力量,站在人類一般利益的立場而言,我們不能說它們美,說它們善,說它們偉大。但他們確實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而我們人類,不論將來科技如何發達,恐怕還是得靠大自然養我育我。大自然雖然有威脅和侵害人類之事,但無疑她仍舊是萬物之母,也是撫育人類的母親。 從這個觀點看,無論如何我們不是「大自然」的敵人,大自然也不是我們的敵人,只能說其中某些因素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有不利的引響。至於有利甚至絕對必要的因素則比比皆是,瀰漫在吾人四周上下內外,可以說,如果人類是魚,自然是海。這些不但生物學已經有豐富的證論,每個細心體會的人也可以就他自己的生命與生活驗證。 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我們會發現,自然世界固然充滿了威脅性的力量,但同樣充滿的美與安詳,青草可以向海與日出那樣悅目,喬松和械樹楓樹可以像白雲像君子有一種氣息,各種花卉可以有一種悅美,不只滋潤蜂蝶的生命,也滋潤人類的心靈,山嶽崇高,河海遠大,到最後我們必然會發現自己是自然的一部份,不然不可能對自然產生這樣的呼應。我們之能呼應自然,是因為跟自然有相同或近似的頻率。是由於這樣的近似頻率,她才能夠呼,我們才能夠應,這正像歌德所說,人能夠看到光,因為人的眼睛中有光,或說人能夠看到太陽,因為人的眼睛中有太陽。 我們同樣可以說,人能因看到自然而喜悅,因為他心中有這喜悅,人因能看到山和喬木而壯闊清高,看到花而溫馨香美,是因為他心中有壯闊清香,有溫馨香美,是因為他心中有高山喬木與花朵。 就是為了這些,人應當珍惜自然,因為這自然中含有著奇怪的東西,能夠令人感動,這種東西你可以稱之為奧秘,也可以稱之為美。 是從這個觀點,我們不能隨便破壞大自然,因為她不是我們造的,我們破壞了她,便沒有能力復原,因為我們感覺到她美,她奧秘,而這些,都不可隨便輕移,因為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自然所養育的兒女的一部份,我們應當珍惜這母子相處的因緣與情感,因為大自然生我育我,我們有一份感恩。 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的領會 愛生哲學的另一種態度便是對自生生命的珍惜,對他人------甚至其他動物------生命的珍惜、對生活、對心靈的領會。 若說大自然充滿了美與奧義,則自然界中的各個個體也往往充滿了美與奧義,因為畢竟大自然是由各個個體組成,或說,各個個體之綜合就是大自然。 在這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