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变函数---1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1--§3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4 -§6 复变函数(概念、极限、连续) 6. 闭区域 7. 有界区域 称D为有界区域,否则,为无界区域.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二、单连通与复连通域 1. 平面曲线的几个概念 (1)连续曲线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称为复变量实参数曲线方程。 (2)光滑曲线: (3)简单曲线: (直观上为无重点曲线);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则称曲线为简单闭曲线.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2. 单连通区域: 若区域B内任何一条简单闭曲线,在B内可以 经过连续的变形而缩成一点,则称B为单连通区域. 多连通区域: 不是单连通的连通区域.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单连通域(无洞) 多连通域(有洞) B 三、复变函数 1. 定义 则称复变量w是复变量z的函数.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2. 复变函数与实变函数的关系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例如: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称函数 为映射 解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解: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例如: 注:Z平面与W平面重合.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解: 法 1 .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Z 法 2 四、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1. 极限定义: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几何意义: 说明: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定理1: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注:此定理的意义在于,复变量函数极限问题,可 转化为求实变量二元函数的极限问题. 证明:书上26页 证明: 法 1 :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k取不同时,极限值不相等.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法 2 :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定理2 (四则运算法则) 第 二 节 复 变 函 数 (概 念、极 限、连 续) * * 课程:复变函数 复 变 函 数 简 介 研究的问题 简介 复 变 函 数 简 介 形成的历史过程 萌发于18世纪,19世纪是全面兴起并创立时期 数集从实数系扩充为复数系,产生了复数和复变量 (为了研究复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复变函数) 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引入了复变函数概念 法国数学家柯西(1789-1857)给出了积分理论和公式 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建立了级数理论 德国数学家黎曼(1825-1866)研究了几何理论 研究复变量函数(即定义在复数域上的函数)的连续、解析、 积分和级数理论等。 科学家们杰出工作汇集在一起,形成复变函数论这们学科 意义 复 变 函 数 简 介 主要内容 解析函数的概念与C—R条件 Cauchy积分理论 Weierstrass级数理论 Reimann保形变换理论 数学中的重要分支,是数学领域中数论、代数、方程和 概率论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广泛的应用于其它学科中,如:流体力学、电学、天文 学、信息学、控制学等方面的研究。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一、复数的概念 注意 : 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二、复数的几种表示方法 1. 代数法 2. 几何法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r 3. 向量法 复数的模 三角不等式 几何上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r 复数的辐角: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4. 三角法 5. 指数法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三、复数的运算 (指集合相等)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特别的 几何意义: 第 一 节 复 数 及 其 代 数 运 算 (指集合相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