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理学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物理学简介

主題一 物理學發展簡史 一、古典物理學與近代物理學: 1、古典物理學:廿世紀以前所發展的物理學稱為古典物理學,以巨觀的角度研究物理,可分為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等主要分支。 2、近代物理學:廿世紀以後(1900年卜朗克提出量子論後)所發展的物理學稱為近代物理學,以微觀的角度研究物理,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為近代物理的兩大基石。 二、物理學重要人物及其理論簡表: 科學家 年代 發表理論 天文及力學 阿基米德 B.C.250年 槓桿原理、浮力原理 托勒密 二世紀 提出「地心說」,認為地球為宇宙運行中心 哥白尼 1543 發表「天體運行」,認為太陽為宇宙運行中心 伽利略 17世紀 發明天文望遠鏡,發現木星的四個衛星 比薩斜塔實驗 提出「慣性」想法 物理學實驗之父 克卜勒 1609~1619 三大行星運動定律 牛頓 1687 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白努力 1738 白努力定律(流體動力學) 熱學 古代人 熱質說,認為熱是一種由高溫流向低溫處之物質 伽利略 發明氣體溫度計 侖福特 1798 熱的力學說,認為熱和物體運動有關 卡諾 1824 熱機循環理論 布朗 1827 發現布朗運動 焦耳 1840 測出熱功當量,證實熱為能量的一種形式 克勞修斯 1850 氣體動力論 光學 司乃耳 1615 折射定律 牛頓 1675 光的微粒說、色散實驗 海更士 1678 光的波動說 楊格 1801 雙狹縫干涉實驗 菲左 1849 首次測得光速 富可 1850 測得水中之光速 馬克士威 1864 建立光是電磁波的理論 赫茲 1886 發現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 1905 提出「光量子理論」,成功解釋光電效應 電磁學 庫侖 1785 庫侖靜電力定律 伏打 1800 伏打電池(最早的電池) 厄司特 1820 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安培 1820 安培定律(載流導線產生磁場的數學式) 歐姆 1826 歐姆定律 法拉第 1831 電磁感應定律 馬克士威 1864 馬克士威方程式(集電磁學理論之大成) 赫茲 1889 以實驗證實電磁波的存在 近代物理 侖琴 1895 發現X射線 貝克勒 1896 發現天然放射性 湯木生 1897 發現電子(陰極射線) 居禮夫婦 1897 發現放射性元素釷、釙、鐳 卜朗克 1900 提出「量子論」 拉塞福 1911 發現原子核,提出原子行星模型 愛因斯坦 1905 解釋布朗運動 提出光量子理論 提出狹義相對論 波耳 1912 提出氫原子結構模型 德布羅依 1924 提出物質波理論 查兌克 1926 發現中子 哈恩 1938 發現鈾裂變 費米 1942 建立第一座核子反應爐 主題二 物理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一、古典物理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力學:簡單機械(槓桿、輪軸、滑輪、斜面、螺旋、劈) …… 2、光學: (一)反射原理: (1)平面鏡:鏡子…… (2)凹面鏡:手電筒、車燈、探照燈…… (3)凸面鏡:路口、商店監視鏡…… (二)折射原理: (1)凸透鏡:放大鏡、顯微鏡、相機…… (2)凹透鏡:眼鏡、相機…… 3、熱學:蒸汽機、內燃機、引擎、冰箱、冷(暖)氣機…… 4、電學: (一)利用電能運作:一般電器用品,如:電視機、冰箱、洗衣機…… (二)利用電磁感應:發電機、變壓器…… (三)利用電磁波原理:無線通訊、雷達…… 二、近代物理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半導體: (一)半導體:導電性介於導體和絕緣體間之一種材料,可分為元素半導體(如:矽、鍺等)和化合物半導體(如:砷化鎵等)兩種。 (二)用途: (1)半導體製成電晶體,體積小、耗電量少,具有放大電流訊號功能。 (2)半導體製成二極體具整流能力。 (3)積體電路(IC): (A)1958年發展出「積體電路」技術,係利用長晶、蝕刻、蒸鍍等方式於一小晶片上容納上百萬個電晶體、二極體、電阻、電感、電容等電子元件之技術,而此電路即稱為積體電路。 (B)IC之特性:體積小、效率高、耗電低、穩定性高、可大量生產。 (C)IC之應用:電腦、手機、電視、計算機、手錶等電子產品。 (4)電腦資訊科技之擴展大輻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故俗稱第二次工業革命。 2、雷射: (一)原理:利用愛因斯坦「原子受激放射」理論,誘發大量原子由受激態同時做能態之躍遷並放射同頻率之光子,藉以將光加以增強。 (二)特性:聚光性好、強度高、光束集中、頻率單一(單色光)。 (三)應用: (1)工業上:測量、切割、精密加工…… (2)醫學上:切割手術(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