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眼屈光学发展史.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眼屈光学发展史

三对基点 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 屈光介质 折射率 屈光力(D) 曲率半径(mm) 厚度(mm) 角膜 1.376 +43.05 +7.7(前) +6.8(后) 0.5 房水 1.336 3.0~3.1 晶状体 1.406 +19.11 +10 前面静止时 -6 后面静止时 3.6 (静止时) 玻璃体 1.336 眼轴长:24.387mm ;眼总屈光力:58.64D (静态时) 简化眼 便于理解和实用: 复杂光学系统—简化的光学系统 眼睛各屈光单位 —曲率半径为5.73mm的单一折射面 该曲面位于角膜后1.35mm 曲率中心为结点、光学中心(距角膜7.08mm) n=1.336,总屈光力:+58.64D 前焦点:-17.05mm,后焦点:+22.78mm 模型眼和简化眼 眼屈光学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眼屈光学及发展简史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我国屈光学发展 屈光学发展未来 第一节 眼屈光学及发展简史 屈光(Refraction):即屈折、折射。 眼屈光学即是从光学的角度来研究眼的光学构造;在正常和病理情况下的成像原理以及屈光成像异常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一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开普勒(Kaple):德国天文学家,1611年提出人眼的屈光系统是一个高倍凸透镜,认为外物与视网膜上的像呈倒像关系,曾一度引起世人哗然。 谢纳,德国人,是眼屈光学最早的启蒙人 他用牛眼做实验,观察到在视网膜上出现了外界物体的倒像,应证了开普勒的假设,成为静态研究屈光的开始 谢纳的针孔实验,证明了人眼只有既可看远又可看近的调节装置,这是动态屈光研究的开始 一、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托马斯·扬( 1773~1829),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内科医师。 于 1801 年用实验证明人眼不是用改变眼轴长短的办法进行屈光度的调节;他还用头浸在水中的办法,排除了改变角膜弯曲度调节屈光度的可能性。 他曾提出颜色视觉的理论 用谢纳的针孔实验法为自己检查屈光不正 一、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黑姆霍耳茨:检眼镜 ;证明调节功能是由晶状体表面弯曲度的改变所实现 ;创立了三原色学说 ; 古耳斯特兰德:把透镜的衍射应用于眼,于 1911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并在黑氏色基础上不断充实,完成了简略眼、精密模型眼的制作,并设计了很多精密的光学仪器 一、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黑姆霍耳茨:检眼镜 ;证明调节功能是由晶状体表面弯曲度的改变所实现 ;创立了三原色学说 古耳斯特兰德:把透镜的衍射应用于眼,于 1911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并在黑氏色基础上不断充实,完成了简略眼、精密模型眼的制作,并设计了很多精密的光学仪器 一、 眼屈光学发展简史 唐德:荷兰人,眼屈光不正的奠基人 . 《屈光不正与其结果》和《散光与柱镜》,于 l864 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眼的调节与屈光不正》。他的这些著作为眼的屈光性视觉障碍及其矫正方法奠定了基础 杰克逊: 检影镜;交叉柱镜联 我国屈光学发展 (一)我国的光学发展 墨翟的《墨经》论述了光与影的关系 《考工论》、《淮南子》及《博物志》这三部著作是我国古代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记录了凹球面镜取火的记载。《博物志》则记载了利用凸透镜的折光聚焦取火。 我国屈光学发展 《梦澳笔谈》 ——《梦溪笔谈》详细叙述了镜子的大小与曲度成像的关系。凸面镜的像小于实物,但可照出整个面孔。 (现在汽车和马路拐弯处竖立的反光镜以及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弯曲度都是上述理论的应用。) 我国屈光学发展 (二)眼镜史 世界上最先使用眼镜的是中国人。元朝 ( 忽必烈时代 ) 官吏戴凸透镜阅读文件。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可能在他回国后,告诉威尼斯的工匠设法仿制,因而传入欧洲。 《中国眼镜史考》认为中国南宋时,即 13 世纪前半叶已发明了眼镜。第—副眼镜可能是宋朝的一位狱官所发明 扬州汉墓中发现了水晶放大镜,可将物体放大四五倍,从而把我国的眼镜史从南宋又上溯了 1200 年 1911 年开了精益眼镜公司开业,为“中国眼镜业”的开始,以反对德国人在中国开设了眼镜店,称为“高德洋行 我国屈光学发展 (三)屈光史: 对我国眼屈光学作出较大贡献的则应首推毕华德教授。 1936 年刘以祥所著大学丛书《近代眼科学》中,对眼屈光及调节作了较系统的叙述。孙桂毓的《眼的屈光学概述》是我国解放初期的眼屈光学专著 1982 年,中华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成立 (三)屈光史: 孙济中于 1950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