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份是根据香港的出土文物
專題論文
出土文物與中國歷史教學的關係
鄒興華
古物古蹟辦事處館長(考古)
(一)
考古是甚麼?考古是研究歷史的其中一種方法。歷史科老師對於中國歷史都相當熟悉,但他們主要是通過文獻去研究。不過,文獻始終有其局限性,例如記載唐代香港歷史的文獻就寥寥可數,最多只能在《新唐書》中找到屯門駐有二千府兵的記載。
除此之外,我們不太清楚究竟香港當時有些甚麼人居住。加上文獻是由文字寫成,但文字出現至今只有數千年而已;沒有文字之前的歷史,我們不能在文獻上找到資料。
考古主要是研究史前的歷史,即是沒有文獻記載的時代。根據世界各地出土的猿人化石資料,我們知道人類在地球出現的時間很早,差不多有數百萬年。最早的人類,可能在三、四百萬年前的非洲出現,之後,才向世界各地擴散。我們要研究這一大段沒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考古發掘去獲取所需的資料。過去一百多年來,考古學發展快速,累積資料相當多,從而使我們對過去數百萬年來人類發展有了粗略的概念。但其中還有很多缺環,要靠考古家不斷努力去填補。
根據考古資料,香港的歷史約有六千多年。過去幾十年,考古工作者不斷在香港境內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在沿海的沙丘遺址中,發現不少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並曾對部分遺物進行碳十四的測定。數據顯示,六千年前香港已開始有人類居住,至於更早期的人類活動遺跡,至今仍未在香港境內發現。究其原因可能跟古代氣候轉變而引發的海平面升降和地理環境變遷有關,因為最近的一個冰河時期大約在三萬多年前出現,隨著全球性的氣溫下降,兩極冰層不斷向低緯度地區擴展,海平面亦不斷下降,至一萬八千年前這冰河期進入高峰期,地球表面約有三份一的水結成冰層,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一百三十多米。即是說,當時的海岸線與現在的距離很遠,今天圜太平洋的不少島嶼,如台灣、海南島、婆羅洲等,當時都跟大陸連在一起。到後來天氣回暖,海平面不斷上升,先民在沿海一帶活動後遺留下來的遺物和遺跡,都已被海水淹沒,直至大約六千年前,海平面才穩定下來。之後,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沿海沙灘和河谷低地上活動,留下了不少生活的痕跡;這些遺物和遺跡被沙泥埋藏後,就成為今天的考古遺址。所以在整個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找到的遺跡,年代都不會超過六千年。
考古研究的對象是遺址內出土的文物及遺跡,這其實與文獻研究差不多。考古需要對遺址內出土的文物及遺跡作詳細紀錄,因為一件文物若沒有考古出土資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我們不知文物在哪一個深度、哪一文化層出土,便不能判斷是屬於甚麼時代;定不到年代,便不能作深入的研究。以前人類在不同地方活動,例如在沙灘上建立村落,可能遺下很多痕跡。久而久之,這些痕跡被海浪帶來的沙覆蓋,形成了一個遺址。通過遺址內出土的文物,我們便可以知道當時的人是怎樣生活,是簡單還是複雜。出土的遺物如陶器、石器、青銅器等,我們是可以搬回博物館,作深入研究,但遺跡卻不能搬走,需要在遺址現場小心觀察。遺址一經發掘,便破壞殆盡,必須靠詳細的紀錄才得以保存其中的資料。因此,出土文物和出土資料對考古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是憑藉這些資料去重寫或重建先民的歷史。
尋找遺址,是要做很多調查工作的。以前人類活動的地點,與現代人差不多,都是在一些地勢平坦,有水源,有食物供應的地方,我們在香港找到的史前遺址大部份都在沙灘、沙丘、山岬,河谷兩岸階地上。但遺址的發現有時是偶然性,如沙螺灣遺址便是興建赤臘角新機場時無意中發現的。這些因工程而發現的遺址,我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所有文物發掘,以及作詳細紀錄,以免阻礙工程進行。這種發掘稱為搶救性發掘,在香港經常進行,但往往因時間緊迫,及本地缺乏考古工作人員,而需邀請外地的考古家來協助發掘。沙螺灣遺址就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的其中一隊考古隊進行發掘的。這遺址的其中一項重要發現,就是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裏發現二十多個柱洞,它們被推斷為先民居住的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柱洞周圍,亦發現了很多被火燒過的痕跡,證明當時人類曾在此生火煮食。
進行發掘前,首先要對遺址進行測量,方法是把遺址按座標分成一系列2×2米或5×5米的方格,然後逐個方格發掘,目的是把遺物和遺跡的空間分佈及出土情況作一準確記錄,這些資料對研究遺址的歷史是相當重要的。而且遺址被發掘後,便不能再復原,如果不作詳細的紀錄,以後要研究這個遺址便沒有資料可作依據了。
在香港進行考古發掘,不像外國般可以使用先進測量儀器,我們多是靠經驗去決定遺址的分佈範圍。每個探方我們都會分層去掘,並會用標簽去清楚劃分不同的層位。層位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要憑泥土顏色、土質變化及遺物出土的位置來斷定層位;基本上,文化層愈近地表,年代就愈近;相反,文化層位置愈深,年代愈久遠。一旦決定這文化層屬於甚麼年代,那麼,同層內出土的文物都屬於同一時期,從而可解釋到這件文物的歷史意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ppt
- 第二章外汇市场.ppt
- 第二章材料的基本结构-中国LED网.doc
- 第二章治安管理依据.ppt.ppt
- 第九课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ppt
-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ppt
- 第二章第一节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doc
-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ppt
- 第二章第二节水的净化教案.doc
- 第二章物流业现况与发展.ppt
- 初中生亲子阅读与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论文.docx
- 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研究论文.docx
-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路径研究论文.docx
- 绿色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论文.docx
- 小学生早餐饮食习惯对视力保护作用的研究与饮食习惯教育论文.docx
- 初中生艺术社团活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docx
-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辅导策略创新研究论文.docx
- 劳动教育在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地位论文.docx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实践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