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课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温故知新 1、提问学生第四章中的知识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新闻聚焦 【教学目标】 A知识点:了解人类公共生活的特点、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维护公共秩的基本手段;了解社会公德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B教育点:使学生自觉增强公德意识、实践公德规范,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教学要点】 A重 点:理论方面的重点,是人类公共生活领域的形成、发展、运作的特点,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手段;知识方面的重点,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相关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 B难点:用所知的社会公德规范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道德观察】 【道德观察】 【道德观察】 名人名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这是人类生活中互相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是家庭和个人活动。私人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的领域是社会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具有社会性、公共性,以及与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关联性。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社会公共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急剧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的促进要素有: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扩大了活动半径,加大交往频率。 (2)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广播、电视、新闻载体,促进了信息便捷充分流通。 (3)现代通讯工具,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电话、手机、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涉及家庭以外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交往的频率日益密切,覆盖的面越来越广泛 2、活动内容公开性。涉及内容公开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为自己的公共生活行为负责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社会交往的对象日益增加,逐渐由昔日的“熟人交往”转向“生人交往” 。社会对规范性的要求急剧增加。 4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日益丰富,增强了对社会公共设施发展和完善的要求。(网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 公共秩序的定义和涉及的范围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它由公共生活规范来维持,由法律来保障。 涉及的范围: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一切公关活动的场所,都需要相应的秩序。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关系,在社会中准确定位,尊重别人。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民十大陋习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十大陋习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特征。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各行其是,随心所欲,社会就处于混乱状态。一个没有公共秩序和公共行为规则的社会是无法发展的。 政治动乱,交通混乱,治安瘫痪,欺老凌弱,无法无天,不符合人们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