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树词注解.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根树词注解

无 根 树 词 注 解 云栖山刘悟元注 长乙山李涵虚解 序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堙。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有认为采战炉火者。涵虚昭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元,以宏通大辩之才,作书数十种传世。其中有《无根树注解》,涵虚取而观之,词源浩大,理境圆通。由是欣然大喜,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其中有未尽泄者,涵虚乃为补之,内外药物、返还火候、先后炉鼎,发泄无遗。自是而《无根》二解,宛然《捂真》三注也。解成,问序于予,予不敏,为记其用心如此。   丁未立秋日青霞洞主人同师弟何西复拜识 自题无根树词二首 鹧鸪天 道法流传有正邪,入邪背正遍天涯。飞腾罕见穿云凤,陷溺多成落井蛙。 难与辨,乱纷哗,都将赤土作丹砂。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卖花声 无根树下说真常,六道含灵共一光。会得威音前后事,本无来去貌堂堂。   明洪武十七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    [ 刘注 ] “无根树”者,词之名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若无根,必不久长;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岁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仙翁二十四词,以“无根树”为名,叫醒世人,使其看破浮生梦幻,早修性命耳。    [ 李解 ] “无根树”以人身气言。人身百脉皆生于气,气生于虚无之境,故曰“无根”。丹家于虚无境内养出根荄,先天后天皆自无中生有,是无根乃有根之原也。炼后天者,须要入无求有,然后以有投无;炼先天者,又要以有入无,然后自无返有:修炼根因,如是而已。但人身之气有少、壮、老之不同,修炼之气有前、中、后之各异。二十四章合一年气候,皆劝人无根树下随时看花,此道情之尽美尽善者也。 一    [ 刘云 ] 叹世。 [ 李云 ] 劝人养幽花。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⑴。    [ 刘注 ] 花者,树之精神发焕。人之身如树也,人之真灵如树之花也。凡树有根,故能生发而开花。惟人身无根,生死不常,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真灵旺则身存而生,真灵败则身亡而死。人之存亡生死,听其真灵之旺败耳,是真灵者,虽为人树之花,而实为人树之根。玉阳以此真灵谓黄芽,伯阳以此真灵谓金花,纯阳以此真灵谓灵根,紫阳以此真灵谓真金,尧夫以此真灵谓天根,仙翁以此真灵谓金精,诸家丹经又以此真灵谓先天一炁,其名多端,总形容此一物也。此物生于先天,藏于后天,位天地,统阴阳,运五行,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以体而论,在儒则谓太极,在道则谓金丹,在释则谓圆觉;以用而论,在儒则谓明德、谓天地之心,在道则谓灵宝、谓黍米玄珠,在释则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人之真灵,本来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不生不灭,不色不空,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因交后天,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便有圣凡之分。庶民去之者,去此真灵而逐于假灵也,君子存之者,存此真灵而不逐于假灵也。因其庶民逐于假灵,于是真灵幽暗不明,顺其所欲,贪恋荣华,争名夺利,不肯休歇,认假为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如苦海之舟,飘来荡去,常在鱼龙凶险之处乱游。若能猛省回头,顿超彼岸,莫待风波坏舟,丧却性命。一失人身,万劫难出矣。    [ 李解 ] 山人在“无根树”下幽居有年矣,每欲阐发幽玄以招同类。时步山园中,见花木清幽,自饶丰致,乃悟此“幽”字为二十四章“无根树”生发之源。幽,深也,虚无之境也。天下虚无之境,皆道人花木坛场,故吾山老师题竹抱斋句云:“三径幽花香自在,四园修竹影交加”,妙哉言乎,与此同也。花不深幽,香不自在,红尘间事,日夕难安。竹影交加者,虚心与静气相依,使人气养其心,心养其气,气盛理充,心安神全,可以葆吾真,可以含吾灵。悟元以“真灵”二字为人之树花树根;其言亦当。真灵者,真知、灵知也。灵知属性为阴,真知属情为阳,性情不坏,则真灵全备,无奈为七情六欲销之耗之,则内损其性,外损其情,而真灵没矣。真灵没则有树无花,有树无根。悟元之大意如此。吾更有说者,花生于树,树生于根,根生于无,真灵之体,实从虚无里胚胎,故曰“花正幽”。虚无里胚胎者,即人先天之智慧,又为人之虚灵,无影无形,具众理而应万事,圣贤用之而有余,仙佛养之而各足,但不可与情欲相干。情欲相干,日取无中之有以为应用,将日取其有,必日丧其无,日丧其无,必日丧其根,丧其根则丧其树,丧其树则丧其花。俗云:“人老颠东,树老心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c8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