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docVIP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曹操形象之比较 摘要:《三国志》着力描写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才能,表现曹操的旷世奇功和济世之才。而《三国演义》却毫无忌讳曹操特点,将曹操塑造称一个放纵不拘、奸诈无信、自私残忍的反面人物。两者皆事出有因。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古代文学;曹操形象 汉末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以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实行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唯才是用等一系列进步政策,统一了北方。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⑴317,为建安文坛领袖。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汉末动乱现实,表达雄心壮志;散文简洁朴素,清俊通俗,富有创作性,鲁迅称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⑵1006,“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⑵1006。但是在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却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曹操形象。《三国志》张扬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才能,极具肯定和褒扬。而小说《三国演义》则把曹操塑造成了放纵不拘、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对其进行否定和贬低。 首先,《三国志》中的曹操,机警聪明,有孝行,是个旷世奇人,具有济世之才。 曹操机警,有胆识,曾被桥玄和何颙赏识。《三国志·武帝纪》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⑶2这里“机警,有权术”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都是用来表现其奇特才能的。中平六年,董卓占据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不同意同董卓合作,“乃变异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⑶5。“变异姓名,间行东归”,正是曹操好自为谋机警聪明的表现。 曹操的机警和魄力还表现在他为政力治、驾御全局的政治能力和杰出的军事才。如兴平三年,曹操同刘表及张绣战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曹操)军前后受敌。公乃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加攻,大破之”⑶34又用贾诩计谋,离间马超、韩遂,同韩遂相见与语,引起马超等怀疑,最终大破之。 曹操具有孝行。“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⑶2.任兖州牧时,别驾毕谌母弟妻子被张邈劫掳,曹操即遣毕谌,“众为谌惧”,曹操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⑶16任毕谌为鲁相。以己之孝心推及他人,宽容了毕谌过错。 其次,《三国志》中的曹操有着高超的政治才能。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是他高明的政治谋略和手段。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献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⑶337的政治优势,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诸葛亮对刘备评价曹操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⑶912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谋略给予肯定。 曹操举孝廉为郎后,曾任一些地方官。为官期间,多有所为,政绩显著,“百姓喜悦”⑶26,收到百姓赞许。其任济南相时,济南“国有十余县,吏多阿附贵戚,脏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⑶3. 汉末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的最大问题。初平三年,谋士毛玠曾向曹操说:“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敬纳其言”⑶374。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韩浩等人建议,“始兴屯田”⑶14,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曹操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采取各种措施,扶植农耕。先后颁布法令,采取招怀流民、奖励军功、迁徙人口、劝客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检括户籍等措施恢复生产,防止豪强兼并农民,有效解决了粮食问题。其《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呵恨哉!”⑶22建安二十二一年三月,身为丞相,年已62岁的曹操依然“亲耕籍田”⑶47,以为百姓榜样。可见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在用人方面,曹操打破世俗门第观念,唯才是用。其《求贤令》曰:“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⑶22表露出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不拘一格的政治魄力和广阔大度的胸怀。《三国志》曾记载曹操不少任贤惟才,不计前嫌的事迹。如他曾举荐魏种孝廉,任为河内太守。后魏种降敌,被曹操生擒。曹操曰:“惟其才也!”乃“释其缚而用之”⑶17。 第三、《三国志》中的曹操,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国志·武帝纪》所记载的曹操帅

文档评论(0)

fds373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