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轨铁路在昆明城内的历史变迁.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轨铁路在昆明城内的历史变迁

米轨铁路在昆明城内的历史变迁 1910年4月1日,滇越铁路滇段正式全线通车营运,位于今天昆明塘子巷一带的云南府车站为全线的终点车站。至此,从东京(注1)的海防到云南的昆明,一条国际铁路线把沿海港口和地处内陆的中国西南地区联系了起来,昆明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此和铁路有了一段不解之缘。 米轨铁路在昆明城中从1910年伊始,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从清王朝末期到新中国时期的数次变迁,至今已存在了102年之久,其中不仅包括有清末最早由法国殖民者设计修建的滇越铁路;还有中华民国时期的滇缅、叙昆铁路(注2)及其联络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这些老线改造后重新命名的昆河线、昆一线和昆沾线等。我在此文中将上述这些变化划分为六个标志性时间段,最后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城内米轨铁路的格局和现状,下面就这六个时间段进行一番介绍。 一、1910年(见示意图1) 在20世纪初的清末时期,昆明城的格局还在是明朝时延续,其主城区都在城墙以内,北临螺峰山(圆通山),西抵威远门(小西门)一带,东达盘龙江畔,南至近日楼(丽正门)一线,总面积不过7.8平方千米;另外在城墙的周边分布有一些街道、村庄、寺庙和广大的农田,总的来说是较现在地广人稀,盘龙江东岸即是城郊。法国人设计的滇越铁路走向是从南部的呈贡洛阳向北经过跑马山、西庄村、索珠营、南窑村后沿盘龙江进入到城的东南角,也就是得胜桥东南岸,这里虽然处在南城墙以外,但从三市街到金碧路一带是昆明比较热闹的地区。法国人在此地为修建车站而取土挖了个大坑,后来积满水变成大水塘,昆明人称之为“洋人塘”,这一带因此得名“塘子巷”,车站也被俗称为 “塘子巷车站”。滇越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营运时,起初在呈贡站至云南府站之间设有西庄乘降所,在1910-1943年间增建为第二批车站(注3)。 二、1938-1945年(见示意图2) 到民国时期,昆明城区格局几乎没有变化。作为抗战战略交通建设的举措,1938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和云南省政府正式动工修建滇缅、叙昆两条铁路,线路设计也为米轨铁路。滇缅铁路的起点和叙昆铁路的终点均设在昆明北郊小厂村与王旗营之间的昆明总站,两线在此联接。同时在叙昆铁路和滇越铁路之间修建环城联络线4.8千米(注4)。抗战期间叙昆、滇越两路往来车辆较多,列车在昆明总站到发,运输不便,1945年5月川滇铁路公司在叙昆线与环城线之间修建0.482千米的联络线,称为“东庄直达线”(注5)。滇缅、叙昆两线最终因1942年缅甸、滇西相继失守,材料供应中断而停工。滇缅铁路于1941年只铺设到安宁,后来于1944年4月把石咀至安宁段路轨拆除、移铺到叙昆铁路的曲靖至沾益段,以便和沾益机场的空运衔接,这是历史上叙昆铁路铺设完成的最远距离。1940年越南沦陷,国民政府拆除滇越铁路河口至碧色寨段,所以在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滇越、滇缅、叙昆三线均是共同处在一个不完整的状态中。 三、1958-1963年(见示意图3) 解放后,为解决楚雄一平浪煤、盐和沿线旅客运输,1958年4月铁道兵部队续建滇缅铁路石咀至一平浪段,工程1959年7月交付营运,命名为昆一线,这也是这条铁路历史上铺设完成的最远距离;叙昆铁路根据现状改名昆沾线;云南府站、昆明总站和昆明西站(注6)分别改名为昆明南站、昆明北站和麻园站。1956年铁道兵开始修复滇越铁路碧河段,1958年7月正式完工营运,全线改称昆河线;同年4月因为巫家坝机场扩建与西庄站发生干扰,昆明南至呈贡段改线。自环城线K3+372处出岔(注7),经黑土凹、牛街庄、小喜村站后跨宝象河至呈贡站外K14+020处接轨,正线展长1千米,利用环城线末端3.9千米线路进入昆明南;新建黑土凹、牛街庄和小喜村站,废弃西庄站,拆除环城线与昆沾线间联络的东庄直达线。工程1960年7月竣工,其中黑土凹站为昆河、昆沾两线共用车站,至此,昆明铁路枢纽的米轨部分基本成形。1959-1961年在昆一线K7+960处出岔向北至大普吉村建成云南冶炼厂专用线。1960年以来,因准轨贵昆铁路的加速建设,1963年7月昆沾线被拆至浑水塘,重新命名为昆浑线。 四、1970-1978年(见示意图4) 1966年3月贵昆铁路通车,昆明迎来了第一条准轨铁路。由于昆浑线和贵昆线走向大致平行,再次于1970年被拆至小石坝,称为昆小线;同年成昆铁路建成在即,米轨和准轨走向也是平行,遂于5月开始拆除昆一线一平浪至草铺段,余下线路称为昆安线。1973年原为米轨的云南冶炼厂专用线改成准轨,向南延伸至马街和贵昆铁路昆明西站接轨,位于眠山脚下的原昆一线出岔处改为专用线与昆安线透轨,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准、米轨铁路十字平交点,由团山线路所管理。 五、1979-1985年(见示意图5) 随着1956年盘龙区成立以来城区的向东扩

文档评论(0)

vaxlv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