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学

检验项目的组合 为提高诊断敏感度或特异度而形成的组合(平行试验、序列试验) 为了解某个器官的功能情况或疾病病情信息而形成的组合(套餐) 根据标志物出现的不同时间形成的组合(心梗时的心肌标志物 ) (三)检验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 (四)检验与临床沟通 为保证检验质量,实验室随时和临床保持密切联系 保证分析前质量 帮助医生合理选择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解释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知识更新 了解实验室工作是否满足临床需求 科学 友善 良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理因素 季节性影响: 春季-血清/血浆:↑AST、TG ↓ALT、Glu、甲状腺激素、尿素 夏季-血清/血浆:↑LD、肌酐、尿酸 ↓ALT、白蛋白、尿素 秋季-血清/血浆:↑白蛋白、Ca、Glu、尿素 ↓AST、TG 冬季-血清/血浆:↑ALT ↓Ca、肌酐、LD、尿酸 生理因素 近期摄食 血清/血浆:↑ALT、AST、Glu、P、K、尿酸 素食主义者 血清/血浆:↑Bil ↓LDL-C、VLDL-C、血清总脂、磷脂、胆固醇 、 TAG、Vit B12、Ca、Glu、Hb、尿素、尿酸、 甲基丙二酸 尿液:↓pH值 绝食: 血清/血浆:↑醛固酮 ↓Mg、Ca、P、T3 尿液:↑K、Mg、Ca 药物对某些检测项目的影响 药物 影响 大麻 ↑Na、K、尿酸、氯、胰岛素 ↓肌酐、G、尿酸 海洛因 ↑pCO2、FT4、胆固醇、K、Mg ↓pO2、白蛋白、TSH 吗啡 ↑AMS、LPS、AST、ALT、Bil、ALP、胃泌素、TSH、PRL ↓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降压肽、嗜铬粒蛋白 安非他明 ↑VMK、儿茶酚胺 酒精对某些检测项目的影响 短期影响 ↑Glu、HCO3-、K、乳酸盐、醛固酮(150%)、TAG(30~50%)、尿酸、渗透压 ↓胆固醇(10%)、ADH、皮质醇、骨钙蛋白、PRL、ANF(40~50%) 长期影响 ↑GGT(1000%)、AST(260%)、儿茶酚胺(200%)、雌二醇(50~80%)、ALT、皮质醇、MCV、TAG ↓LDL-C 某些检测项目的昼间变化(激素水平) 最大值出现时段 最小值出现时段 变化幅度(%) ACTH 6~10 0~4 150~200 皮质醇 5~8 21~24 180~200 睾酮 2~4 20~24 30~50 TSH 20~24 7~13 5~15 FT4 8~12 23~24 10~20 生长激素 21~23 1~21 300~400 PRL 5~7 10~12 80~100 醛固酮 2~4 12~14 60~80 PRA 0~6 10~12 120~140 某些检测项目的昼间变化 最大值出现时段 最小值出现时段 变化幅度(%) 肾上腺素 9~12 2~5 30~50 去甲肾上腺素 9~12 2~5 50~120 Hb 6~18 22~24 8~15 嗜酸性粒细胞 4~6 18~20 30~40 金属离子 14~18 2~4 50~70 K 14~16 23~24 5~10 Na 4~6 12~16 60~80 磷/磷酸盐 2~4 8~12 30~40 (二) 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检验方法和检验人员 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 生理因素 标本因素 试剂 选择的原则: 根据仪器选择合适的试剂 选择敏感度和特异度符合要求的试剂 选择稳定的试剂 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高准确性、精密度、灵活性和高效率 在现代临床实验室中承担大部分的检验工作 仪器 仪器 在实验室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SOP)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使仪器在常规使用中达到要求的性能标准,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 (SOP) …………. …………. …………. …………. …………. …………. (二)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检验人员 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 生理因素 标本因素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开拓的思维、勤奋的进取精神和高尚的医德(仪器须由人来操作) 实验室应确保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三) 检验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的目的在于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防止得出不可靠的结果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