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胸龙玉成
气胸的诊断治疗呼吸内科龙玉成 1、气胸(pneumothorax) 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状态称气胸(正常胸腔成负压706mmHg,比大气压低54mmHg)。 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下面情况发生 1、肺泡与胸腔之间产生破口,气体将从肺泡进入胸腔压力差消失或破口闭合; 2、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3、胸腔内有产气微生物。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继发性气胸: 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 以COPD最常见 肺结核、肺癌侵犯胸膜 偶见子宫内膜异位-月经性气胸 在轻重程度上 小量气胸——肺萎陷30%以内 中量气胸——肺萎陷30%-50% 大量气胸——肺萎陷50%以上 (2) 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 。 机械通气的患者表现为症状急剧恶化和缺氧或吸气压上升。 (3) 刺激性干咳:气体刺激胸膜。 重点(处理要及时):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时胸膜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膈移位,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原理:大量气胸时,由于吸引静脉血回心的负压消失,甚至胸膜腔内正压对血管和心脏的压迫,使心脏充盈减少,心搏出量降低,引起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循环障碍、窒息死亡) 2 CT scanning CT诊断气胸得敏感性明显高于X片,能发现少量气胸或包裹性、局限性气胸。对于患严重肺部疾病、大量肺大泡的患者,CT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其敏感性几乎达100%。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三者都有呼吸困难,哮喘患者常有反复阵发性喘息发作史,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多成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酶学,常有高血压病、动脉粥硬化) 急性肺栓塞(可有咯血、低热、晕厥,既往有下肢骨折、手术、长期卧床病史) 肺大疱(肺大泡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而气胸症状多突然发生,症状重,影像学上,肺大泡成圆形或椭圆形,气胸则成胸外侧透亮带) 气胸量的评估 新的指南中对气胸量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肺边缘到胸廓的距离大于2cm的定为大量,小于2cm的定为少量。 气胸带/同侧膈面法 在肺门水平测胸壁至肺边缘的距离为1cm时,约占单侧胸腔容积的25%左右,2cm时约50%,故从侧胸壁与肺边缘距离≥2cm,大量气胸,<2cm为小量气胸,如从肺尖气胸线至胸腔顶部估计气胸大小,距离≥3cm为大量气胸,<3cm为小量气胸。 新指南计算方法 气胸压缩比例 =(B3-A3)/B3 稳定性气胸条件 1.呼吸频率<24次/分,2.心率60-120次/分,3.血压正常,呼吸室内空气是SaO2>90%,两次呼吸间断说话成句。 满足以上所有表现者为稳定性,否则为不稳定性。 1、保守治疗: ◆ 积气量少(稳定性气胸),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不需抽气,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 卧床休息、吸氧(高浓度吸氧可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10L/min但对于患有COPD的患者其对高浓度氧气较敏感,应更加注意高流量吸氧的副作用)等 ◆对症:止痛、镇静、镇咳。 保守治疗(重点) 如患者年龄偏大,并有肺基础疾病如慢阻肺,其胸膜破裂口愈合慢,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即使气胸量较小,原则上亦不主张保守治疗。 排气疗法 胸腔穿刺抽气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穿刺抽气 适用于:少量气胸(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 穿刺点:通常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 一次抽气量:每次不易超过1L,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胸腔闭式引流 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交通性或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气胸患者。 穿刺点:通常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为穿刺点(也可根据情况定)。 高压性气胸:病情急重,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排气。 胸腔闭式引流术 预防 气胸患者禁止乘坐飞机,因为在高空上可加重病情,引致严重后果。如肺完全复张后,如气胸可乘坐飞机。但英国胸科学会则建议患者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气胸发生后1年内不要乘坐飞机,因为有复发危险。 A B 六、治疗要点 目的: 促进患侧肺复张, 消除病因 减少复发 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 适用于各类气胸、液气胸及血气胸。 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以下。 肺复张不满意时用连续负压引流,保持胸腔负压 -8 ~ -12cmH2O 拔管条件: 引流管无气体逸出1--2天后夹管1天,病人无气急、呼吸困难,X线肺全部复张,可做拔管准备 3.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原理:胸腔内注入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课件).ppt VIP
- 《Unit3-A-healthy-diet》公开课教学教案.doc VIP
-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2).pptx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印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土建质量员-案例题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4月23日北京市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