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方派吉益东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页.docVIP

日本古方派吉益东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页.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古方派吉益东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页

本文发表于《大韩经络诊断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58-180页。 古方派的代表人物吉益東洞 圖1吉益東洞像 吉益東洞(元祿十五年~安永二年,1702—1773)名爲則,字公言,通稱周助。其一生所爲之奮鬥與追求的目標可以概括爲一句話:復興具有兩千餘年之歷史,但自《傷寒論》之作者張仲景死後即絕而不行的“疾醫”之道,使醫學回歸正道!在“學”與“術”兩方面,吉益東洞均表現出與衆不同的鮮明特色,故可謂古方派中最具影響的代表人物。藝備醫學會會長、醫學博士吳秀三在評價古方派諸多名人時謂:“於是等諸家間而拔其群、萃其精、爲其岱宗者,即東洞先生也。” 一、歷盡艱辛的成名之路 生於安藝廣島的吉益東洞,本姓畠山。以身爲足利家“管領”而聞名的畠山政長乃其先祖。政長的弟弟名義就,世代以金瘡、産科爲業。其四代孫義益改用自己的名爲姓,其子又將義字改爲吉;並整理家傳之方著成《換骨抄》,此即吉益姓氏以及所謂“吉益流金瘡産科”的由來。而東洞的爺爺、與《換骨抄》作者吉益助秀同輩的畠山政光後來也因仕途險惡而以醫爲業。 東洞幼時,因聞祖上乃一代名族,故欲重振其雄風。遂習兵書、馳馬弄劍,對於祖父相襲的醫業毫無興趣。年稍長,思太平時節欲以武術復興家業實屬不易,始效古人“不爲良相則爲良醫”之說,決心學醫。時年十九歲,先隨祖父的門人習吉益流金瘡産科之術。一日忽謂:“懷孕者,婦人之常也;金瘡者,外傷也。無病則無藥而可,有病則隨證治之,何分科哉?”乃從家傳之方中採擇二三有奇效者,而置其他於不顧,專心於內科之研究。“寒夜避爐,以慎其眠;蚊蟄攻身,以戒其睡”,遍閱《素問》、《靈樞》以降百家之書,至三十歲時又大有所悟:“萬病唯一毒,衆藥皆毒物,以毒攻毒,毒去體佳。”此即有名的“萬病一毒”之說。又因他極力反對當時醫家普遍習用的中國宋明醫學,所以常說:“非醫天下醫,救疾之功也不多焉;非出京師,授教之業也不弘焉。” 圖2东洞制做的偶人 為了治療眾醫之病和弘揚自己的主張,三十七歲的東洞於元文三年攜父母和妹妹來到京都,以“古醫道”爲旗號開業行醫。當此之時,恥於自己不能復興家業而隱於醫的東洞,認為不應玷污本姓,始改用同族的吉益之姓。 雖志向遠大,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醫業不興旺,幾乎沒有弟子入門,僅有的一點積蓄亦被盜,所剩唯有一個“窮”字。不得已只能在店中學著做人偶、燒缽皿,賣幾個錢糊口度日,如此景象長達三年。(圖2)據森立之《遊巷醫話》記載,此時東洞的家境是“貧居陋巷,但有一爐一鍋。滿堂儘是造偶人之木屑堆積,唯座右《傷寒論》一部時時披閱。” 東洞之友邨尾氏,仕于威震四方的佐倉侯,因公事入京而順訪故友。見其潦倒之狀,故薦東洞于佐倉侯。佐倉侯乃允招其爲侍醫,邨尾大喜,告知東洞。孰料東洞卻謂:“始以子爲知我者,今識子非知我者。吾雖貧而老親在,豈降吾志污辱祖先乎?貧者士之常也,窮達者命也。假令術不行,天未喪斯道也,吾果餓死耶?窮則必有達,行道樂道,貧困何憂?”辭而不仕。 延享元年,東洞四十三歲,貧益甚。囊中空空一貧如洗,真正是“家無隔夜糧”。於是齋戒禁食七日,詣少名彥廟告曰:“爲則不敏,過志古醫道。不顧衆懼,推而行之。今也貧窮,命在旦夕。我道非而天罰以貧與?爲則知其是,而未知其非也!假令饑且死不敢更轍矣。大明神吾邦醫祖也,請垂照鑒:道非其道,速斷吾命!若推而行,則必害萬人。誅一夫而救衆,固吾之所願也。” 一日,某經商的友人過東洞寓所,見其貧而贈以金銀。東洞以日後無加倍報答之能力而謝絕之。其友謂:“余贈金於先生,非爲先生,而是爲天下萬民,不必念償還之事。”東洞始拜受。由是可見其志操高潔之一斑。在繼續靠制做偶人糊口的生活中,使其聲名大振的機遇卻突然降臨—— 一日,東洞照例將自己制做的偶人送到銷售的店鋪去,適逢店主人老母患傷寒病篤,乃自薦爲其診治。臨病榻細細診看之際,得知已經帝室典醫山脇東洋診治,故索其處方觀之,謂:“當去掉石膏用之。”稍後,東洋先生來到病家,診察之後正當稍事思考時,店主人告之東洞之語。東洋先生乃額手稱歎曰:“我近日亦正在究心思量是否當去石膏,即聞其語,則今日去之。”離開病家,東洋先生即前往陋巷之中拜訪東洞。其後,店主人因老母痊愈而重謝東洋,然東洋先生卻謂:“彼時若無東洞之言,陷於誤治而不自知。全治乃彼之功也,謝金自當他受。”從此二人之交漸厚,東洞之名亦漸爲人知。正所謂:“先生名所以益顯者,東洋揚之也。” 延享四年,東洞四十六歲時,醫業已相當發達,弟子也逐漸增多,與松原維嶽、香川修庵、山脇東洋等知名醫家的交往也漸深,乃集這些共尚古醫方的同道一起研讀《傷寒論》。以松原年長而爲講主,而東洞則每每與之爭論。 寶曆元年(1751),東洞五十歲時,選《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所載張仲景的藥方,加以分類,編成《類聚方》公諸於世。世人由此始明古醫方的方意。然後又從中擇出173個藥方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