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在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中的应用.doc
中医治疗在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中的应用
【摘 要】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不可避免的问题,其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导致非战斗减员,削弱部队战斗力。慢性腰肌劳损是军事训练中的常见病,是影响参训人员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军训伤所致腰肌劳损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治疗重点在于早期保健预防。中医药治疗成本少,花费低,操作简便易行,器械轻小易携,对军训伤有良好疗效,适于在基层推广。对于提高参训人员健康状态,维护部队战斗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中医
近年来军事训练伤相关文献报道也显示,腰肌劳损为主的腰部疾病在军事训练伤中的构成比为2.7%至24.38%,发病率为0.8%至9.1%,这与各部队训练方法及调查方法的不同有关(详见表1)。总体来说腰肌劳损是军事训练伤中的常见病与高发病。由于腰部损伤及炎症多在入伍6个月后发生,表现为慢性损伤或急性损伤后遗症。[5]一些腰部损伤患者在调查期间尚未出现症状,因此实际总发病率可能比调查结果更高。
2 讨论
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在平时军事训练及工作中,由于训练强度大、不重视腰背肌力量训练、工作负荷量大,连续弯腰或强制体位作业而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这些因素会导致腰部肌肉过度疲劳,致使肌肉及韧带持续紧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能耗无法正常代谢,导致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堆积。久之则会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肌纤维变性或钙化,刺激或压迫末梢神经,导致慢性腰痛等症状。军事训练造成的急性外伤往往能够得到伤员的重视和及时的救治。然而对于腰肌劳损等慢性疾病,由于许多战士不重视或其它原因未能及时诊治,从而使身体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最终必然会对军事训练成绩甚至终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值得指出的是,处理这一问题,重点在于预防,避免损伤因素的累积,将疾病消灭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2.1 中药外治
透骨草、伸筋草可散寒止痛;丹参、当归、延胡索可活血化瘀;威灵仙可祛风利湿;杜仲、淫羊藿可温经通络。在腰部热敷之后,这些中药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减轻炎症水肿。郭豪[6]等用中药热敷治疗腰肌劳损160例,贾峰等[7]使用中药外熏治疗军训软组织伤35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2.2 针刺疗法
与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相比较,电针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神经根, 通过神经传导,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清除炎性介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缓解肌痉挛,减轻或消除局部炎症水肿,起到活血镇痛的作用。
2.3 火罐及按摩
推拿手法能行气血通经络,从而使腰部气血经络畅通。加之拔罐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气血,祛寒除湿,消肿止痛。推拿和拔罐联合应用改善了腰部损伤肌肉筋骨韧带等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循环代谢,从而使局部损伤的组织迅速修复。田荣娣[10]应用推拿手法结合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4例,其中痊愈15例,占44%;基本痊愈13例,占 38.2%;减轻5例,占14.7%;无效1例,占2.9%。总有效率97.1%,总体疗效好。该种方法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十分适合在基层开展。
中医保健治疗对于日常军事训练及高负荷工作造成的腰部肌肉疲劳损伤的缓解效果十分明显,及时促进血液循环代谢,防止疾病因素的累积,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因此十分适合在基层连队中开展。
3 结语
出现军事训练伤是日常军事训练中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各项工作将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及其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减至最低。一方面应当科学施训,全面平衡训练项目,阶梯式增加训练强度。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疾病预防工作的认识,重视战士的日常保健工作,减少亚健康状态,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加大基层卫生员的技能培训,购置针灸治疗仪等保健设备,使中医药在慢性腰肌劳损等各种军事训练伤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参训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参训人员精神状态,减少非战斗减员维护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黄昌林,王前进,王帅,等.2009,2010年全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001):59-61.
[2]谢肇峰,勾朝继,石长青.3141例特殊环境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病情况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3):1911-1911.
[3]龙泳,李远贵,李良寿,等.陆海空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21(4):254-256.
[4]黄建强,陈伟民,金炜东,等.某部队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2,24(4):231-235.
[5]王建国,闫洪涛,耿葆粱,等.某地驻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