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颐和园治镜阁今昔2012专用课件
绘于一七五零年《清漪园全图》中的“治镜阁” 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京畿水利图描绘的清漪園景色,清乾隆年间弘旿画。智慧海前的“佛香阁”建筑也不一样 绘于一八八八年《西山八旗兵营》图中的“治镜阁” 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这是标注清末民初绘《颐和园全图》。出处作者不详。图内有“治镜阁”。 清人绘颐和园全图 。作画年代和画名不详 现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 清人绘清漪园玉带桥 清人绘颐和园风景图 年代画名不详 * * 北京颐和园 治镜阁今昔 枫影斜渡 拍摄撰文制作 请点击翻页 E-mail文化传播网 甲申年初三(2004年* )北京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可惜,寒风袭人,多日的低温萌生出到颐和园昆明湖上找一个遗迹的愿望。 当初,清朝乾隆皇帝扩建昆明湖时就打算模仿古代神话中瀛州,蓬莱,方丈三个仙岛的传说,在昆明湖上分别建有三岛:南湖岛、藻鉴堂岛、治镜阁岛。治镜阁岛拟作方丈。 治镜阁岛位于颐和园内昆明湖的西北面,在“西堤六桥”中“镜桥”迤西的“西湖”湖面中,远离人们的游览路线。加之岛在湖中,无游船可达,非冬季冰厚不能上岛,故去过的人不多。 ??? * 本文和照片2004年发在MSN的本人博客上,现经增减发在这里。 南如意门 从颐和园的南如意门进园,可见一座汉白玉的绣漪桥横卧昆明湖通往京密运河之上。? 过绣漪桥沿公园围墙边的运河前行。右边可见佛香阁和十七孔桥。 过了通往藻鉴堂的路口,继续前行。来到一块较大的湖面,这就是西湖。左见玉泉山。湖右一小岛就是治镜阁遗址。 上了冰面后,向岛的方向前行,可见到砖石建筑的残迹。岛的岸边可看到块石横陈,说明该岛临水曾经砌岸。 上岸后可见当年的码头遗址。可惜多被杂土覆盖。岛呈圆形,面积大约二十来亩。遗迹掩映杂树深处。岛上到处是杂乱的灌木和自生自灭的杂树。一些枯树倒了,斜搭在其它的树干上。 岛的中心就是遗址的外墙,墙高四米至七,八米不等,呈环形城堡状。 岛上处处可见枯木和残件。石柱的榫孔以及带有燕尾榫的条基石。 岛上长年无人整理,树根已和碎砖长到一起 地上随处看到散落的石件:有石榫头带复杂榫卯结构的石件, 有台阶,带燕尾槽排水 外围墙有近三米厚,上部隔一段,可见到类似窗口的凹部。上了豁口,也就是外围墙的墙顶,可见到内墙“一线天”的进口。 上外圈墙的墙顶,向里左右俯看,可以发现遗址如同两道同心圆的圆形围墙 。内外围墙之间的如深沟,外围墙的上部可见一个个凹口。 外墙内是一个更高的土垒。一条宽半米、高十多米的大缝儿,如一线天。这是通向内圈墙内的唯一通道 外围墙顶上可以绕一圈。时不时可以看到石料残件和三合土基座。 这里可以看出内外墙的高低差,还能看到西湖的湖面。 从豁口进入外围墙内,犹如走进一条环形的沟。到处可见断石残砖。 在“沟底”看内墙陡削高耸,高达十来米。 内墙的外壁基本呈圆弧状,也有几处有折角。 到处可以看到五彩琉璃砖瓦 从一线天进入内墙,内圈墙厚达四米。 从一线天进入。穿过通道,就置身于一个四面高墙的城堡之中,内墙没有顶。墙高十余米,四五米厚,由石头子儿、粘土、沙夯垒成。 内墙的内壁基本呈方形,四角为折角。 在墙半腰处可见当年埋插木大梁留下的孔眼 。还有残木桩留在孔里 。可能是原阁内的地板位置。 内围墙内除进口一线天之外,只有围墙的顶部有窗户的开口。 这就是今天看到的治镜阁。“治镜阁”,其“治”为“治理”之意,其“镜”为“明察”之意,二字联系一起,意为明察政治。治镜阁为清乾隆帝时建造的,其阁名也是清漪园时的旧名。据清漪园陈设清册:一,二 层设皇帝宝座,三层设无量寿佛。 据史料介绍:治镜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约在乾隆二十六年建成,是一组圆形城堡式的高大建筑,状如北海团城。圆城之内是高台,台上筑阁。 城堡共有内、外两重圆形城墙,外城直径59米,设东、南、西、北四门,门外绕以曲池,城门上方分别嵌有乾隆御题的四字石额:“秀引湖光”、“豳风图画”、“清含泉韵”和“蓬岛烟霞”,分别咏赞所能观览的四周风景。城墙顶部四面分别建有一座观景敞亭,四座观景亭之间有六十间游廊连成一圈,四门外湖畔各建有一座临水码头。 内重城墙直径为35米,四面与外重城墙相对也建城门四座,门上石额也为乾隆御书,南为“南华秋水”,北为“北苑春山”,东为“辉朗东瀛”,西为“爽凝西岭”,不仅在咏赞四围风光时巧妙地嵌入了四个方位,还隐含着春夏秋冬四个时序。 内外两重城墙之间引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