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衍射极限光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码相机衍射极限光圈

数码相机衍射极限光圈 翁移山 首先看景深是怎么形成的,一个物点,在像平面上成一个像点,远一点或近一点的物点在底片上出现的是弥散圆,我们对弥散圆有个容忍度,大于一定程度(全画幅的弥散圆直径为0.035mm),我们认为模糊了,在这个程度内我们认为清晰。这个弥散圆的直径随着画幅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有弥散圆的存在,就有了景深的存在。 F64小组(一个古老经典的摄影组织)用的是大画幅银盐相机(现在数码相机最大只有中画幅),银盐的颗粒有大有小,随机均匀连续分布在胶片上,银盐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1微米(现在的数码感光传感器像素是3-7微米)。 F64小组的经典作品 银盐颗粒随机连续分布,一大群颗粒成像一个弥散圆,同下一个弥散圆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景深,采有极小的光圈。由于F64用的是大画幅相机,那种相机的镜头本身也很大,也就便于制造更小的光圈。在银盐相机时代,没有衍射极限光圈一说。 问题的关键是银盐颗粒随机均匀连续分布,数码像素是点阵分隔排列分布。问题的关键----连续与分隔。 对于数码相机就不一样了,传感器上的一个像素点,就是一个完整的点,要让这个完整的点去区分一个物点,那就受到衍射限制。 说到衍射,就涉及到波动光学。前面说得弥散圆,那只是在几何光学中推导的结果,认为一个物点,在像平面上就是一个像点(几何点,没有面积大小)。其实在波动光学看来,不是一个几何像点,而是一个斑(有一定面积,不是前面说得弥散圆),这个斑点叫爱里斑。 在光圈收小时,爱里斑的也缩小,但达到某个极限之后,爱里斑反而增大。这个极限就是衍射极限。 衍射极限是说两个爱里斑混在一起了,不能区分。 可以区分 不能区分 可以推导出这个衍射极限公式为 DLA=p/(1.22λ) DLA叫衍射极限光圈,p是单个像素的直径,λ光波波长。 以佳能6D为例,p=6.54微米,λ=5100?(可见光波长的中间值),计算出极限衍射光圈值为f/10.5。 事实也是如此,以镜头Canon EF 24-70mm f/2.8L+Canon EOS 6D 为例在光圈f/4到f/5.6时,分辨率达到最高;光圈f/11之后,分辨率明显下降。 但是,这个测量与认识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非得让一个像素点去区别一个物点呢?用一大群像素点去区分一个物点不行吗?目前不行,是因为像素点不是足够的多,不是足够的小。 大像素与多像素的争论目前也很激烈,也仅限于目前不是足够多的情况下,出现的单个像素受光面积之争。(这是另一个话题) 如果像素点做到银盐颗粒大小,用一大群像素点去成像一个爱里斑,还会有衍射极限光圈之说吗?如果有,p=0.5微米 DLA=f/0.8 岂不是荒唐。 所以衍射极限光圈是基于目前数码技术的局限而形成的,确实存在的。像素的分隔排列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莫尔条纹,所以数码相机镜头比银盐相机镜头多了一个低通滤镜。当然这也是另一个话题。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