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步总是要一步一步地来.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进步总是要一步一步地来

文明进步总是要一步一步地来 导语 7月18日晚,在“法政文丛·治道文丛”新书推出之际,腾讯思享会和北航高研院联合主办活动,探讨“法政秩序与文明复兴”。虽然对于文明复兴是否为激进主义,几位学者各执一词,但对于防止极端化则普遍表示认同。[全文实录] 中国政治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陈端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学宪法要学政治变化的基本原理,政治跟气候一样变来变去,要有一个结构性的东西,不懂气候变迁无法制定这个制度。制定有几个要素,跟排八卦一样,把政治中考虑的要素编成几个东西,然后有一个规律在那里转。西方人在启蒙运动时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候写的都是今天讲的法政原理。过去讲法学,中国好像只有刑法,但作为政治体这么多年下来,没有一套宪法原理还得了?一条船弄了几千年,造船的不懂得造船的原理怎么可能?所以我觉得,政治宪法学是得做一点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比如两口子相处,吵完架以后,互相不搭理,可过两天又好了,这不是一个理论模型,而是实践政治。我觉得中华民族可能最聪明的就是没有政治哲学,从来不把政治想透,不会追求一个绝对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政治总是拖得过,再差的时候也能忍着,慢慢就又活过来了。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姚中秋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简直是直接颠覆你的观点,政治完全没有想通而且也不想通是最高智慧。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我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中国对于政治不会追究原动力、原理。西方人受神的影响太大,有神一定有一个终极的解决办法。中国人认为,不是从神创生开始的,但生生不息。船在海上飘,但船在海上生长,不是死的木头,而是活的木头。那追求的原理究竟是什么?中国人做了,但没有去试图讲清楚。这也许是哈耶克讲的默会的知识、实践的知识。英国人把他们自己的政治讲清楚了吗?没有,他们也是讲究实践的智慧。法国人、德国人倒是把自己的政治原理讲清楚了,所以他们的政治失败了。 回到我书里用的字上——“道”。“道”不是原理,不是起点,也没有终点,就是一条路,不知道从哪儿走的,生下就在这条道上,往前走,我死了,这条道还在,我的儿子、孙子接着往前走。所以我们要从“道”理解中国政治,包括文明的生命、中国人的生命。 不可过于迷恋古典而忽略古今之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如果说这个世界就是19世纪之前的那个话,可能你的说法还是管用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等值的文明跟我们对冲。但19世纪初,中国祖祖辈辈受惠于“道”的子孙,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这个“道”有点问题。事实上也是这样,100多年前我们为该怎么走这条路,该从哪儿出发,开始焦虑。激进主义100多年来以来如此盛行,以致于到今天还在消化这个苦果。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我觉得刘苏里说的问题非常重要。最近这几年我特别强调“早期现代”,为什么?因为“古今之变”。“古今之变”虽然在100年前曾提出过,但一直没解决。当时他们把西方最新的、最盛行的、最是大家所认同的东西拿过来,认为这是“今”。实际上,这个“今”在西方有一个重要的阶段,早期现代和中晚期现代。早期现代是西方现代制度、现代文明或者你说的“道”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和古典撞击接榫的关键所在。你把现代的东西直接拿过来,似乎有接榫,这个接榫就是古典的东西比较差。无论是俄国的社会主义,还是当今西方美国这一套东西,都是当时的思想家们把西方当代东西拿过来,但没有看到西方现代的发育是从15世纪逐渐演变过来的。 我认同刘苏里说的,没有现代转型,这个大船似乎也能过。这个大船它优良吗?未必优良。作为现代人来说,对于古典的东西也不能浑浑噩噩,应该追溯它里面的是非、优良与否。我总觉得应该重新追溯古典原理的新生命,或者某种意义上说它有重大缺陷。这点上我跟姚中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为古典那套原理不但解决中国当今的问题,而且能解决中国未来的问题。第二,他对中国传统的东西基本上是用经学的办法解读,而缺乏史学的演变,他那套历史是理想中的历史,现实中缺乏支撑。 任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我不可能同意你的判断。我们很难一下子要求他做到这么完满。他能把历史演进当中的儒家原理,做一种动力机制的原理描述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下一步,在每一个朝代、在具体的政治衍生中,把张力充分地呈现出来,当然是“经史双张”的格局,姚老师还年轻,可以慢慢弄。 生生不已是中国人的历史观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你们俩大致上是一致的,都是对于“亘古不变之道”的当下有效性提出怀疑,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历史观。在西方人思考方式中,强调断裂,死亡然后重生。“古今之变”在他看来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什么都变了,但我仍然相信中间保持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性,否则无法理解联邦党人自己设置的宪法。 中国向来相信“生生不已”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