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VIP

[套卷]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1、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宋代《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中央二台《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绘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哪种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 A.“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D.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 “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了……”该评论意在说明 A.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影响不大 B.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指导思想骇人听闻 C.文学革命是一个历史错误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消极影响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钱学森???????? B.杨利伟???????? C.郭沫若???????? D.袁隆平 14、“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B.“教育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这主要体现在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哀悼基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者的意图是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 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李四光的地质力学 20、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第Ⅱ卷(共60分) 二、问答及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5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