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精练检测6.doc
1.(2016·信阳调研)“很显然的,日本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
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
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
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
解析 “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可知是与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有关,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进而得出材料在分析日本在卢沟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均排除。
答案 B
2.(2015·青岛质检)《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解析 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事件为抗日战争时期,据“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福建龙岩期末)下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口号。从图1到图2反映了( )
A.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
D.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已经完成
解析 图1的内容“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图2内容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三十年代随着中
答案 A
4.(2015·厦门高三期末)下图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 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美都是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②正确,图片下面英文反映出③正确,①④不符合1942年史实,从图片也无从体现。
答案 C
5.(2015·宁波高三期末)“2月6日是农历壬申年的第一天。对于上海市民来说,这是一个不缺少爆竹声的新年,枪炮声从大年夜一直持续到天亮。在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一条河流)以北,战争还在继续”( )
A.一·二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
解析 依据所学,A发生在1932年1月28日,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华事件,符合题意;B是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是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所述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故排除。
答案 A
6.(2015·皖南八校联考)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尽管英烈名录中八路军比重较大,但其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一部分,难A错误;图示没有揭示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英烈牺牲的时间,而且中国自1931年就开始抵抗日本侵略,故C错误;从国民革命军的比重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
答案 D
7.(2016·开封模拟)2008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年鉴》中评价某事件,认为其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迁,民众获得国家观念,强化了民族主义,也造成重大的人(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解析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此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革命派要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能体现民族主义的强化,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迁,故B项错误;在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领土的沦丧造成了人口迁移,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强化了民族主义,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是国共内战,没有强化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C
8.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解析 国共共同抗日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新概念一册lesson61-70单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doc VIP
- 生成式AI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生成理论及语图关系研究.docx VIP
- 具身智能领域专题概述.docx VIP
- 北京四中 初三数学期中试卷.doc VIP
- GB 50015-201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带书签+条文说明).docx
- 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ppt
- 高盛-人形机器人:AI促进剂(英译中).pdf VIP
- 高盛-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宇树科技(未上市)调研要点,硬件表现稳健,但仍未准备好履行功能型任务-250227.pdf VIP
- 社区门诊常见病历模板范文.docx VIP
- 2024风电场工程微观选址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