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命在我 不在天
□ 马烈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先秦道家,对养生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后世养生学都曾予以借鉴,如近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此句话在道教中原指通过修炼而达到极高的境界后,人可以“羽化成仙”,从而“长生久视”,生命不再受天地的约束。这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和幻想色彩,但从养生角度来看,“我命在我不在天”有其科学之处,可谓养生箴言。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在母体中孕育之时,胎儿得自父母的先天之精,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生命个体一生的生命延续方向,新生命在母体中只有被动接受,无从干预。而出生之后,个体生命受到的各种扰动,无论来自于自身还是周围环境,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天因素”。“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先天之精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使生命出现个体化的发展特征。若善于养生,这些内外因素大多我们可以调控。“先天之精”与西医所谓“基因遗传”有些相似,而其对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又像是主宰生命的某种“天命”。那么,是“基因”之“天命”对人长寿的影响大,还是“后天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大呢?换言之,我们的生命主要受“天”控制,还是由“我”主宰呢?“兼听则明”,让我们听听中医养生学之外的声音。三国时魏国曹操早就指出“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更明确提出:人类长寿的因素中,医疗因素占8%,气候因素占7%,社会因素占10%,遗传因素占15%,还有60%是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心态对生命的影响。可见,“我命在我不在天”,洵乃真实不虚之言。
????那么,这句话如何落实在养生实践之中呢?首先,当正确面对“先天因素”。不可否认,生命终究还是要受到一定的“先天因素”影响,但绝不能为之消沉,当奋起养生,呵护生命。宋太宗赵光义曾有诗曰:“升降自然随我命,莫教虚度几光阴。”人生本就苦短,“一寸光阴未可轻”。养生尤当重视“后天”,活出“养生”态。前述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后天因素对长寿的影响,所占比例达85%。那么,及时发挥“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控后天因素,让其有利于生命的延续,就是“我命在我”的精髓所在。至少应当尽量减少接触各种伤生损命的因素,这就是东晋葛洪所谓“伤生之徒,一切远之”的道理所在。南宋文学家陆游更说“吾身本无疾,卫养在得宜”,突出“卫养得宜”,明代宫廷御医龚廷贤指出“人之寿夭,在乎调摄”,一丝一毫不可轻忽。
中医养生学虽然借鉴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思想,但从生命科学角度更赋予了其新的科学的内涵,是养生中当谨记和遵循的重要原则。养生就在当下生活,就应该从细节做起;养生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将生命牢牢掌握在“我”的手中。
颈椎病怎么防治?先找病因!你知道肌肉收缩力失衡会引起相应关节紊乱吗?你想过颈椎病可能由腰椎病传导而来吗?著名中医整脊专家韦以宗教授从病因出发创出十三功法,对防治颈腰椎病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细致讲解,让您明明白白锻炼除病。
韦以宗十三功法防治颈椎病
????著名中医整脊专家韦以宗教授,根据《易经》宇宙圆运动规律,研究脊柱运动力学,通过对人类腰曲形成机理及其颈曲关系生物力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论证了人类“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提示人“久坐”后腰大肌等张收缩(长度不等)失衡,导致腰椎骨关节紊乱继发胸椎侧弯而致颈椎骨关节错位,出现颈椎亚健康甚至病变的病理现象。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他创出十三功法防治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
????十三功锻炼法及机理
????一、前后转肩功
????功法:正位,双足开平双髋,双手叉腰(手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固定骨盆。上半身随肩向后转至极限,先右后左,左右各8次。
????防治机理:腰椎骨关节活动最频是旋转(下肢通过腰大肌带动),因此腰椎骨关节移位也首先是旋转移位。前后转肩,通过肩及上半身的左右旋转,使腰椎、胸椎的旋转移位得到松解。
????注意事项:叉腰双手需固定骨盆,确保上半身旋转时,骨盆不动。
????二、弓步压腿功
????功法:正立,双手叉腰,右下肢向前跨步屈膝,左下肢向后伸直,呈弓状,右膝作屈伸动作,反复8次。然后向后转,左下肢在前屈膝,右下肢伸直,呈弓状,左膝作屈伸8次。左右各8次。
????防治机理:此法主要锻炼腰大肌的等张收缩(长度不等)肌力的平衡,纠正因其损伤所致腰椎旋转移位。
????注意事项:
????1.弓步时需保持上身直立状态。
????2.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其他病变者,不宜用此功法。
????三、甩手转腰法
????功法:正立,双下肢开平双髋,全身放松,弯腰呈160°,双手放松下垂,向右后上方甩手转腰(骨盆不动),回复;再向左后上方甩手转腰,左右反复8次。
????防治机理:利用上肢(甩手)的动力,带动脊柱(包括胸廓)旋转肌群,调整旋转肌群的不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