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时期形势图 西晋时期形势图 东晋时期形势图 * 东汉末年,军阀相争。经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角逐,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首的三大力量,三足鼎立。以后,曹操之子曹丕、刘备和孙权分别称帝,建立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当时,曹魏实力最为强大,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屯田制等重要制度。诸葛亮平定南中和五次北伐之举,为蜀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吴国卫温率部出使台湾,则开创了海峡两岸交往的先河。   三国末年,司马氏家族逐渐控制魏国政权,随之先后出兵消灭了昏庸、腐朽的蜀汉和孙吴两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20年-280年) 三国历史概况 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是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争权夺利,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八王之乱”,激化了内外矛盾。在这一时期,北方许多少数民族不断南下,西晋王朝无力抵御,随之亡国。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朝,北方也先后产生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几个政权,史称“南北朝”。在南朝,门阀士族开始衰落,寒门地主势力崛起,掌握了政治军事大权。宋、齐、梁、陈四朝存在的时间都较短,而上层既昏庸无能,其内部矛盾又相当激烈,于是,国势日趋颓废。 两晋南北朝历史概况 (265年-589年) 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后,出现了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改变官制、律令和姓氏,迁都洛阳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六镇大起义则打击了北魏后期的没落统治。 历史的记忆 三国鼎立 刘备 曹操 孙权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立法概况 魏晋南北朝立法概况 l、三国 曹魏: 曹操---《甲子科》 曹丕---《魏律》(18篇),亦称《新律》。已失传。 《魏律》特点:《具律》改名为《刑名》,位列第一 ;八议正式入律 刘蜀:诸葛亮——《蜀科》 孙吴:基本沿用《汉律》 诸葛亮斩马谡 此案发生在三国署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事,深受丞相诸葛亮器重。虽然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曾经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不相信,仍然提拔他为前敌指挥官,给以重用。公元228年,蜀汉出兵北伐曹魏,进攻歧山。陇右诸郡纷纷叛应蜀军,关中震动。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先锋,率领大军在前,与魏将张颌相遇于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调度,没有占据水源,反而到山上安营扎寨。张颌断绝了蜀军吸水的道路,然后率军猛攻,马谡大败,致使士卒离散,街亭失守,诸葛亮失去立足点,只好退兵。 对马谡这种违反军纪,造成战败的行为,诸葛亮将马谡逮捕入狱,处以死刑,以此向国人谢罪。马谡临刑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明公待我如同儿子一样,我对待明公也如同父亲。我虽然死也无憾于地下了。当时十万兵众,都为之落泪。诸葛亮亲自到场致祭,厚待马谡的遗孤。与马谡一起被杀的还有将军李盛,另一将军黄袭则受到削夺军队的处分。诸葛亮还给后主上奏请求自贬三等,以右将军代理丞相之职。 魏晋南北朝立法概况 2、两晋 《晋律》(20篇、620条)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颁布,亦称《泰始律》。 张斐(裴)作《律解》,杜预作《律本》,故亦称《张杜律》 ——《晋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曾推行全国的法典,也是该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法典。 ——《晋律》特点:律文简要、合于实用 魏晋南北朝立法概况 南朝: ——刘宋:沿用《晋律》 ——萧齐:《永明律》(但未正式实施,仍沿用《晋律》) ——萧梁:《梁律》(仅改动《晋律》的一些文字,内容无大改变) ——陈陈:《陈律》 3、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立法概况 北朝:立法优于南朝 ——北魏:《北魏律》(20卷) —东魏:孝静帝《麟趾格》 —西魏:文帝《大统式》 —北齐:《北齐律》(12篇、949条)。完成了汉代以来法典由繁至简的过程。 —北周:《大律》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魏晋南北朝儒家化原则入律 1、“八议”入律 八议:指八种封建权贵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享受减免刑罚的制度。八种人为: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原则是“大者必议,小者必赦”。源于西周的“八辟”,秦自商鞅变法后废止,汉改称“八议”,三国魏新律正式入律,沿用至清。 案例:该案发生在晋成帝年间,当时担任庐陵太守的羊聃刚克粗暴,依仗自己是皇室的亲戚,胡作非为,即便是和人有一点小矛盾,也要用刑杀的方式予以报复。他怀疑郡人简良等为贼,杀200多人,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婴孩,引起民众十分不满。征西大将军庾亮将起槛车押送羊聃于京都治罪。右司马向皇帝上奏说:羊聃按照罪行应当判处死刑,但景献皇后是其祖姑,应当八议。 魏晋南北朝儒家化原则入律 2、“官当”的确立 官当:封建时代以官爵抵罪的制度。源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