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docVIP

教科书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书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doc

教科书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建国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导价值观。集体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以集体主义教育内容为例,选取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为分析文本,总结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小学德育教材变迁的特点。通过此研究,尝试对我国未来小学德育教材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编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科书      集体主义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一种基本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集体主义教育必然成为我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世纪来临,我们如何在学生中进行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德育教材中如何呈现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这些课题都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集体主义基本内涵的争论一直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些学术界的争论,是否会影响到当时的小学德育教材的编写?研究近二十多年小学德育教材中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变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和借鉴?本文通过对比80年代和90年代两套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就其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呈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当时的中国政府选择向拥有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苏联学习。苏联当时也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愿意支持我国国内各项建设工作。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了:“苏联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新文化的范例。”1949年12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首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借助苏联教育经验的意见,并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   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引进苏联教育家著作和中苏两国教育交流的方式,逐渐传入中国。据统计,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在中国,老本共印了十次,印数291516册;新本共印了八次,印数193897册。在这本书中,作者在论述德育的任务时指出:德育的任务包括培养集体主义、友爱和团结的精神。由此,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德育教育理论的发展。到了五十年代初期,另一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著作和文章在中国广泛出版,尤其是他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研读。到了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我国向苏联学习的脚步也逐渐停顿下来。文革十年结束后,我国教育工作才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对于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关注也在逐渐恢复。这一时期,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开始被我国教育工作者广泛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是继承并丰富了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这一时期国内的集体主义精神讲求的是“舍己利他”、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为荣,一些人们熟知的典型人物“人民的好儿子”雷锋、“铁人”王进喜等人的感人事迹被放入德育教材。   到了八十年代,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生活的重心由政治转向了经济,经济的发展给人们价值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很多人对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质疑。其核心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需不需要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深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该如何处置?这时,学者们以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来探索集体主义,并大胆提出:集体主义并没有使个性消失,反而更加充实了个性。在集体中彰显个性,是集体更加多姿多彩,这是新时代的需要。还有学者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对集体主义的内涵补充进了新的时代内容。即“(1)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2)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3)二者利益的协调性和结合性。”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我们的社会、周围的生活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集体主义的内涵必然要不断进行完善和丰富。有学者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和谐本位”的集体主义思想,把互利主义和功利原则纳入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王岩在《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一书中把集体主义简单概括为“以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为轴心,以互利互惠为前提,以公正或公平为杠杆,以功利原则为动力,以奉献精神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现实追求,以共产主义为价值旨归,是一种是先乐个人与集体的完满结合与高度统一的新型价值观体系”。   那么这些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水平下的集体主义教育在教材中的呈现是否有差异呢?本文通过比较1980年至2001年之间的小学德育教材中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不同时期集体主义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