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读书法对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启示.docVIP

朱熹读书法对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熹读书法对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启示.doc

朱熹读书法对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在现今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趋势下,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对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与发展,在当今教育界一直众说纷纭。尽管如此,我们一线教师应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在力求传承古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当今文言文教学新途径,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吸取古文化的精华。   笔者仅以先贤朱熹的读书法之精要并结合多年文言文教学经验来谈谈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窥豹之见,希望能与大家商榷。   他强调读书穷理,引用《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学五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等教学原则,还有关于读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方法。他的学生将其汇集、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分别是:(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咏;(4)切己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其中(1)(2)(4)(5)(6)运用于当今的文言文教学是有现实意义的。虽然他的教育思想是维护封建道统的,但他创立的一些教学原则与方法在当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   一.循序渐进,夯实文言基础   “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以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这就要求读书要有一定次序,要打好扎实基础。   文言文教学同样如此,没有一定量的文言基础知识储备是很难有所精进的,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包括文言常识)能更好地促进文言文教与学。否则,文言文教学便是无源之水了。   那么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呢?   首先,掌握常用文言文字、词、句含义。文言文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字、词、句的用法有很大区别。像有些生僻字、通假字、异义异读字、异体字、繁简字等,要掌握它们的字形,读准字音,确切了解字义。   如:①生僻字―《木兰诗》中的“鞯(jiān)”、“辔(pèi)”,要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②通假字―《狼》的“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其它则不一一赘述。   当然,课文一般都有注释,学生在预习时可自己加以掌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如有困难,由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其次,教学词语主要靠阅读作品时逐个积累。如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复词偏义;虚词的几个常用词的用法等。   如古今异义:《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妻子与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而词类活用就有很多了,像名词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一词多义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来说,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对于它的把握只能在具体的篇章中的具体语境里才能加以解释。   虚词同样在文言文中有其重要地位,虽然初中文言文教学已不作考试要求,但基本虚词的用法掌握是理解文章不可缺少的。如“之、乎、者、也、而、其、然、虽、为、与、何”的用法最为普遍。   至于句的教学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都是教学时需特别关注的。其中有些句子有特别的标志性词可以辨明,这种语法现象应在教学时特别加以明确,让学生掌握其用法。   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无论课时多么紧,学生基础多么差,都不能忽视,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教师可适时加以点拨,从而使学生能独立阅读文章。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是很多的,要靠平时的积累,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二.熟读精思,增强感悟能力   在循序渐进基础上,要求学生多加诵读,记住并能正确背诵名篇名句。正如其所言:“诵数已足,而未成育,必欲成育。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完全背诵。而且诵读可增强语感。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方法之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品味辨析,增强语感,对语言的优美才会有深入体会。这也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张志公曾说:“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了若干有用的文言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文言文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青少年时期记忆力强,所以多读多背对于他们来说是有百利无一害的,而且能够增强其古文化功底。   那么在诵读时,应注意加以指导: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准语气等。朱熹在谈读书时也提到过要眼到、口到、心到。所以让学生在阅读时,眼、口、心、耳并用,逐渐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准确地理解课文。   如《马说》的最后一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读时就应该注意读的语气,作者在最后的自问自答中将“无马”与“不知马”两者加以对照,由“也”字收结,旨在痛斥统治者的无知无能,嘲讽之意也跃然纸上。所以读时可读出缓慢的嘲讽与惋惜语气,也可读出快速的愤怒与痛心语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