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后期加工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蛋白质折叠 Protein folding 21世纪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步骤 蛋白质折叠前后 Anfinsens dogma 按照自组装学说,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的密码叫作“第二遗传密码”。 按照自组装学说,每个蛋白多肽翻译从基因序列开始生成线性的氨基酸链,这种多肽没有三维结构。然而链中氨基酸具有总的化学特征:疏水的,亲水性,或带电,可被认为蛋白质折叠机制 按照自组装学说,每一步折叠都是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实际上折叠过程是一个正确和错误途径相互竞争过程。边合成边折叠同时进行的协调的动态过程。 蛋白质折叠的原理 Anfinsen学说:自组装(self-assembly) Ellis1987年提出了蛋白质“辅助性组装学说”。体内蛋白质折叠往往需要其他辅助因子参与,并伴有ATP的水解。因此,蛋白质折叠是一个热力学过程,也受动力学控制。 有的学者基于有些相似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折叠结构,而一些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却相似的现象,提出了mRNA二级结构可能作为一种遗传密码从而影响蛋白质结构的假说。 目前为止,对蛋白质折叠机制的认识仍是不完整的,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着错误的观点。 蛋白质折叠与生物信息流 在生物体内,生物信息流动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存储于DNA序列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入蛋白质的一级序列中,这是一维信息之间的传递,三联子密码介导了这一传递过程 第二部分是肽链经过疏水塌缩、空间盘曲、侧链聚集等折叠过程形成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同时获得生物活性,从而将生命信息表达出来 蛋白质折叠是一维信息向三维信息的转化过程 蛋白质折叠的途径 蛋白质折叠的途径 独立折叠 热休克蛋白70辅助蛋白质折叠 HSP70和伴侣协助配合下折叠 蛋白质折叠的理论模型 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 疏水塌缩模型(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 扩散-碰撞-粘合机制 (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 成核-凝聚-生长模型(Nuclear-Condensation-Growth Model) 拼版模型(Jig-Saw Puzzle Model) 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 假设蛋白质局部构象依赖于局部的氨基酸序列 在多折叠的起始阶段, 先迅速形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称为“flickering cluster” 随后二级结构靠近, 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框架 最后二级结构框架相互拼接,渐紧缩,形成三级结构。 这个模型认为即使是一个小分子的蛋白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折叠, 其间形成的亚结构域是折叠中间体的重要结构。 疏水塌缩模型 (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 在疏水塌缩模型 中,疏水作用力被认为是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的因素。 在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前首先发生很快的非特异性的疏水塌缩。 扩散-碰撞-粘合机制 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 蛋白质的折叠起始于伸展肽链上的几个位点,在这些位点上生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或疏水簇,主要依靠局部序列(3-4个残基)相互作用来维系。 疏水簇以非特异性布朗运动方式扩散、碰撞、相互黏附,导致大的结构生成并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碰撞形成具有疏水核心和二级结构的类熔球态中间体。 球形中间体调整为致密的、无活性的类似天然结构的高度有序熔球态结构。 最后无活性高度有序熔球态转变为完整有活力的天然态。 成核-凝聚-生长模型 (Nuclear-Condensation-Growth Model) 肽链中的某一区域可以形成“折叠晶核”,以它们为核心,整个肽链继续折叠进而获得天然构象。 所谓“晶核”实际上是由一些特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类似于天然态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这些残基间不是以非特异的疏水作用维系的,而是由特异的相互作用使这些残基形成了紧密堆积。晶核的形成是折叠起始阶段限速步骤。 拼版模型 (Jig-Saw Puzzle Model) 中心思想是多肽链可以沿多条不同的途径进行折叠, 在沿每条途径折叠的过程中都是天然结构越来越多, 最终形成天然构象 每条途径的折叠速度都较快, 与单一途径折叠方式相比, 多肽链速度较快, 另一方面, 外界生理生化环境的微小变化或突变等因素可能会给单一折叠途径造成较大的影响 这些变化可能给某条折叠途径带来影响, 但不影响另外的折叠途径, 因而不会从总体上干扰多肽链的折叠 分子伴侣提出 1987,Lasky首先将细胞核内能与组蛋白结合并能介导核小体有序组装的核质素(nucleoplasmin)称为分子伴侣。 1987 Ellis 的定义,一类在序列上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