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和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
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15分)
1.B (A卑鄙(bǐ) C. 狡黠(xiá)瞋(chēn)目而视D. 混(hùn)和物)
2.D (A. 众志成城 B. 情投意合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 寥廓 独当一面)
3.B (试题分析:①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配,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辨析,实词可用“去同存异组词法”“分解组词法” “反向组词法”“固定搭配法”“造句感知法”辨析,“防止”“防治”和“节操”“情操”,可用“去同存异法”区别,“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阳奉阴违”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②根据“不要因为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选择)
4.A (B“核心是为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的”杂糅 C“满足”缺宾语“需要”D“突然猝死”语意重复)
5.C (A项“顾两丝”B项中的问号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换成逗号,第二个问号删去。D 项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使前后内容并列)
二、(9分)
6.C(第四段末尾, “在创新认识上的偏颇必然助长去中国化的思想”,“对创新认识上的偏颇”只是助长“去中国化”的思想。)
7.D (A造成“去中国化”这一思想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体系也存在问题。B“去中国化的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这一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说“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我们部分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 偷换概念。 C没有什么关系错,原文是“不无关系”。)
8.B(“诸多危害和危险”是作者的陈述,不是有识之士的观点。)
三、(12分)
9. C (引:序、序文)
10. A(皆为介词,译为“因为”。B. 他,代词;也许,语气词。C. 他,代词;到、往,动词。D. 表判断,句末语气助词;表停顿,句中语气助词。)
11. D
12. C(惊慌失措的,应是富公的从者)
第Ⅱ卷
四、(21分)
13.(8分)
(1)昌言听说我停止了学业,虽然不说,但细究他的心思应是感到遗憾的。( “废”1分、“恨”1分)
(2)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才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为使”1分,折冲1分,句意通顺1分)
(3)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或”1分、“何其”1分,“以为夷狄笑”被动句式1分,)
14. (8分)
(1)旅雁的形象:①失群孤独,饥寒交迫。②心忧迷惘,凄苦哀鸣。(每点1分,共2分)
(2)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心惊害怕。②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亲人失散,哭声不断。(每点1分,共2分)
(3)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2分)
15.(5分)
(1)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3)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4)还顾望旧乡(《涉江采芙蓉》)(5)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五、(21分)
16.(4分)
B E (B.后一句无中生有。E.报岁兰本身无悲切气息的特质,是它花开一年一度使人感到悲切的气息。)
17.(3分)
①是叙事抒情的线索,使文章意蕴丰富,结构紧凑;②串联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父亲就像报岁兰一样单纯而又普通,表达对去世父亲的深切思念。
18.(4分,每点1分)
①勤劳而智慧;②淡泊名利;③性情高雅;④朴素亲切。
19.(4分)
①作者就是在目睹报岁兰一年一度的开放中,从幼年走入中年,花开说明旧的一年已经逝去,作者内心充满了遗憾和焦虑。(2分)②这句话是对父亲语言的化用,正是时间带走了自己的父亲,话里饱含着对父亲的深切思念。(2分)
20.(6分)
①真正的美具有淳朴、本真、自然的特点,感受美要用心体会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②文章中的报岁兰是美的,它美在朴素、亲切;同样作者心目中的父亲也是美的,他美在勤劳、质朴。③这种美因为不招摇而长久,因为久经生活历练而沉静,深入骨髓,让人欲释不能。(①②③点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六、(12分)
21.微写作(8分)
本题考查考生能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能力,难度较大。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次微写作的题目以《思子》为引,抛砖引玉,引发考生关于“孝”的思考。《思子》是吴敬夫因十分思念儿子吴改过而写给他的,此时吴改过正在四川做官。然而吴改过收到诗以后,因留恋自己的官位,并未回去。其父思子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doc
-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理综11月半期考试试题.doc
-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理综12月月考试题.doc
-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9届高一理综10月月考试题.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理综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