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三)《儿科学》三)(三).ppt

  1. 1、本文档共1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学》(三)《儿科学》三)《儿科学》(三)《儿科学》(三)

婴幼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目的与要求 了解婴儿腹泻的定义 熟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掌握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本病的预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难点: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Keyword 关键词 Diarrhea 腹泻 Rotavirus 轮状病毒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产毒性大肠杆菌 Campylobacter jejuni 空肠弯曲杆菌 Salmonella 沙门氏菌 Cryptosporidium 隐孢子虫 Dehydration 脱水 腹泻的定义 In epidemiological(流行病学的) studies, Diarrhea is defined as: Passage of three or more loose or watery stools in a 24-hour period, a loose stool being one that would take the shape of a container(容器). 腹泻的定义 In Pediatrics(儿科), Diarrhea is defined as an increase in the : Fluidity(水分) Volume(量) Number(次数) relative to the usual habits of each individual. High Childhood Mortality 小儿高死亡率 High Childhood Morbidity 小儿高发病率 If: Diarrhea + Malnutrition 病 因 易 感 因 素 (一)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① 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② 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易 感 因 素 (二) ③ 婴儿免疫功能不完善。 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 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罹病多。 ④ 正常肠道菌群建立与生理演替。 感 染 因 素? (一)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病毒感染 (2)细菌感染: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致水泻。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侵袭大肠杆菌、难辨性梭状芽胞菌等可致结肠炎,产生脓血腹泻。 感 染 因 素 (二) ? (3)寄生虫感染:梨形鞭毛虫、隐孢子虫感染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溶组织肠阿米巴引起结肠炎症、溃疡和脓血腹泻。 (4) 其它 :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病 毒 1.轮状病毒: 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估计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泻病多由轮状病毒所引起,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秋季腹泻。 2.诺沃克(Norwalk)病毒:是成人与年长儿流行性非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因。 3.肠腺病毒:可引起腹泻,正常人粪便中约5%亦能检测出该病毒,对于其在腹泻中的致病作用尚有争议。 细 菌 1.致泻性大肠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2.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肠炎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3.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感染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流行广泛,传染性强,症状严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其他 非感染性因素 (一) 1. 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 2. 症状性腹泻病: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时,因发热及毒素作用而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消化道外感染性腹泻) 3. 过敏性腹泻病:主要是对牛奶中蛋白的过敏导致肠粘膜通透性改变发生腹泻 。 非感染性因素 (二) 4. 糖原性腹泻病:患儿肠粘膜缺乏双糖酶,食用富含双糖的饮食即发生腹泻。 5. 其他: (1) 不耐受碳水化物; (2) 药物影响; (3) 其他因素: 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腹泻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引起腹泻的机理是: 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