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语言的演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阐释语言演变的概貌 语言包括语音、语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言的演变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 开篇提出论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再以假设举例: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明古代的话和后世差异很大,同一种的语言在不同的地方长久地经历不同变化后差异很大,这就是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这样假设举例既明确,又有趣味。 材料: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公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总的分析语言演变的情况: 1、语音:和现代汉语语音变化很大。 2、字形 3、词汇:有三种情况 4、语法:有几种特定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一样 《邹忌》语音 古音和现代汉语的语音相差很大。 欣赏一个视频,来看看上古音和中古音大致是怎么样的? 远古时代:五帝 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邹忌》词汇 1、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 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不能单用 例子:形、貌、镜(构词能力强) 丽、朝、窥(构词能力不强) 2、意义没有改变,使用受到限制——受到限制 例子:连词“而”“与” 表从属关系的“之” 起指代作用的“者” 3、所用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已经不用 例子:修(长)、 服(穿、戴)、 谓(对......说)、公(尊称)、 及(比得上)、 君(尊称)、也(助词,现代的“啊”只部分地与“也” 相同)、 旦(这里作“次日”讲)、之(他)、若(比得上) 尺:虽然古今通用,但这个度量单位一直在变化,汉朝的一尺大约合现在的七寸半,这里的尺大概跟汉朝的差不多。 《邹忌》语法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②“君美甚”(补语不用结构助词“得”) ③“忌不自信”(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④“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⑤不若君之美(结构助词“之”的嵌用) 第二部分:古今语汇的发展变化。 观点: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 1、语汇的消长 ⑴旧词消失: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引起旧词消亡 例:《诗经》里的《駉》这首诗里有16中马的名称,但是后来绝大多数后来都不用了。 ⑵新词出现:新概念、新事物的出现引起新词的出现 例:“椅子”“凳子”的产生 ⑶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意译为主,也有直接音译的。 例:葡萄、巧克力、白兰地、扑克等等 2、古今词义的变化(社会发展,生活改变,自身演变) (1)词义的缩小:“几” “床” “肉” “谷”“坐” (2)词义实质已经改变:“钟”、“肥皂” (2)词义的扩大:“江” “河” “菜” (3)词义的转移:“涕” “信” (4)词义的弱化:“很” “普遍” 3、事物名称的改变 ⑴词语替换 单音词变多音词:耳、眉、鼻、发,变成耳朵、眉毛、鼻子、头发 一个单音词换了另一个单音词:(名词)首-头、口-嘴、面-脸、足-脚 (动词)食-吃、服-穿、居-住、行-走 (形容词)善-好、恶-坏、甘-甜、辛-辣 ⑵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大虫、长虫、耗子、解手、出恭 语法的变化: 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有些现代常用的格式,像“把书看完”这种把字式,“看得仔细”这种“得”字式,是古代没有的。 总的来看,如果把虚词来看,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小结文章内容 语言的演变包括到语音、语汇和语法,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用大量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 拓展:根据古今汉语变化规律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目的:构建古汉语知识体系) 谢谢观赏 (2)词义缩小 ①金就砺则利 泛指所有金属 \黄金 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