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有效结合的研究.doc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有效结合的研究
结题报告
JG11188)
执笔:朱涛
课题简介
JG11188。
本课题由朱涛、完颜旭辉主持,由合肥五中语文组部分老师承担,选择该校12、13、14三届部分学生参与,组成实验研究观察样本。实验研究时间约为三年。
经过研究,目前本课题已达到预定目标,也取得了预定成果。
二、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安徽省从2006年开始进入国家级高中课改试验区,进入选修教学部分,而高中新课改,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设置。但结合几年来课改实施情况看,人们最大的感受是选修课“美丽而渺远”:美丽者,选修课设置理念先进,目标高远;渺远者,选修课实施条件不熟,勉为其难。由此,高中选修课知其难为而为之,难免变“味”走样。就语文学科而言,其选修课开设举足轻重,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1.选修课程“必修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有选择地学习”是选修课的基本特征,但在选修课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选课权被层层“盘剥”,几无剩余。第一层次的“夺权者”是省高考政策制定者:选修课考哪些,怎么考,就决定了哪些选修课模块能够有幸进入教学实践领域。那么这些选修课就摇身变为“必修课”。第二层次的“夺权者”是各中学课程决策者,为减少选修带来的对管理、师资、硬件设施、教学成本等方面的冲击,一些学校化繁为简,避难择易,统一教材,统一课程,按班级“派选”,学生选择权大大缩水。第三层次的“夺权者”就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往往从便于管理、利于高考等方面出发,对学生选课指手画脚越俎代庖,学生实际上没有多少选课权;非但如此,教师的选修课教学方式也“必修化”,以课堂形式为主,以读讲方法为主,全然不顾语文课标所讲的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等不同能力重点带来的教学方法不同,这样学生的所谓选修课也少有个性化学习空间,呈现“非选化”状态。
2.选修课程“边缘化”
语文选修课,不论是从其模块数量还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执行方案所占教学时间看,都应占有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但实际是否如此呢?倪文锦教授说,在2007年的新课改首次语文高考中,广东、山东语文卷选修课内容分别占12%和10%,而海南和宁夏卷选修课内容根本没有。在当前高考的强力牵引下,可以想见,选修课如此低的参考份额是远远不能吸引一线教师认真从事选修课教学的,选修课被敷衍、挪用在所难免。再者,选修课设置初衷是为了充分体现学习者学习个性,而作为人才选拔性考试的现有高考体制,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要更多考查带有共性的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比较、鉴别和筛选,可见选修课设置与现有高考体制本身就是矛盾的,选修课难以纳入现有高考框架进行评价。在这样一个教育还充满着严重功利色彩的时代,选修课难免“挂羊头卖狗肉”,借选修课之名大搞高考强化训练,例如在“诗歌与散文”选修课中进行诗歌或散文的高考阅读分析训练,“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进行语文必修课中的字词句应考训练等,选修课事实上被边缘化。而那些没有被纳入到高考框架中的选修课程则被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
3.一线教师对开设选修感到困难和困惑
在现实教学中,
针对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从教学层面上去探索一些方法,让必修与选修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地利用教材,开设好选修课。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研究大致上集中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特点,二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三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评价。
本课题研究集中在选修课程的教学上。对于选修课教学研究,钟启泉等人探讨了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呈现、教学的顺序、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七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见钟启泉等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从我们目前收集阅读到的研究资料看,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系统、不充分。对于选修课课堂教学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所编的选修教材,而没有对必修教材的引入,更没有进行整合,即使有,也是是对现有课程教学理论的摘引和演绎,缺少有效现实针对性,缺少问题意识和实践品质,也缺少来自实践的鲜活的创造。二是过于理论化、理想化。研究往往从理论到理论,满足于理论的探讨、学理的论证,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缺少研究,对一线教学指导意义不大。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具体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以指导他们的教学。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以下现实意义:
学校大规模、成建制的开设选修课程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包括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多样学习方式的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尔雅文化遗产概览【参考】.docx VIP
- 2025年江西省上饶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国开《学位论文指南》形考作业1-2答案.docx
-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基层行政伦理建设.doc VIP
- 股骨头骨骺炎胫骨结节骨骺炎.ppt VIP
-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基层行政伦理建设的论文.doc VIP
- 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则 .pdf VIP
- 辽宁省重点高中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pdf VIP
- NB∕T 10877-2021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规范.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