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良好的观察力概要
比较常用观察力的训练方法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较异同 全面了解 观察入微 学习经验 任务二 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训练一: 在图中隐藏了一些“人脸”,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能找到多少张“脸”出来? 任务二 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训练二: 图中的老人正在喂一只乌鸦,请你有敏锐的观察力帮他把这只乌鸦找出来,你能做到吗? 任务二 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4)连续律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5)成员特性律 一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并不具有固定的特性,个别部分的特性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二)知觉变化的规律 任务一 什么是感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一个事物的整体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属性和部分。但是我们并不是把对象知觉成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同时或相继获得各个感觉信息统一成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二)知觉变化的规律 任务一 什么是感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借助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当前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 知觉的理解性 任务一 什么是感知觉 人体的各种感觉 本体感觉 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内部感觉 物理机械的、冷热温度的刺激 肤觉 鼻腔粘膜上的嗅细胞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嗅觉 溶于水、唾液或脂类的化学物质 味觉 耳蜗管内的毛细胞 16次/秒?20,000次/秒频率的声波 听觉 视网膜上的视锥和视杆细胞 390微毫米?800微毫米波长的光波 视觉 外 部 感 觉 感 受 器 官 适 宜 刺 激 感 觉 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时的物理和化学刺激 肌肉的收缩、身体各部分位置和方向的变化 肌肉、肌腱、韧带、关节中的神经末梢;内耳、前庭和半规管内的毛细胞 舌面、咽后部、腭及会厌上的味蕾 皮肤上的触压感受器、温点和冷点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1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2 知觉对象的变化和运动 3 对象的组合 4 人们感知外界刺激时并不是杂乱无章、无系统 的,而是在感知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知觉对象的组合遵循如下原则: 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 闭合原则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需要和动机 1 兴趣 2 情绪 3 过去的经验 4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外,人的个性、经济收入、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态 度、信仰等也都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影响。 罗夏墨渍测验 请您察看左边图形,然后说出你的感觉 ? 1:X光照片 2:动物的脸 3:人的脸 4:人或动物在跳舞 5:火箭快发射时 6:其他(装饰品、铠甲等)。 背景知识 罗夏测验,又称罗夏墨迹投射测验。其基本原理是:人的知觉中可以表现出该人的人格特点,主要是视觉知觉。基于这样的推论,罗夏制作了大量随机形成的墨迹图板,然后让被试报告在图板上看到的东西,由此对被试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选择(1)的人,很多是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信心,或是处于不安、疲倦的状态。 选择(2)或(3)是最普遍的,较具道德感,但是容易流于固执。 回答(4)的人较知性,脑筋灵活且容易涌现出栩栩如生的想像。 选择(5)的人则是有不满足感的人,对什么事情都觉得无法落实。 回答(6)的人和周围的人处得并不怎样好,喜欢变化或是想要事情有什么转变,对于社会总有些不满而陷于进退维谷之境。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定向趋势。 一、首因效应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 阅读资料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斯特(Walster,1996)以明尼苏达大学新生为对象,举行“电脑舞会”,由电脑随机安排舞伴,不得交换。中间休息时填写一个问卷,以了解每个人对其舞伴的印象。得出的结论是:对方被喜欢以至想进一步与其约会的原因只有一条——对方的外表条件。 学者费尔德曼(Feldmen,1971)分析比较了自1900—1968年之间的美国总统当选人,其身材均比对手高。在美国社会中,人们似乎认为男子身材高大,有可能具有其他较多而又符合社会期待的人格品质。身材高大似乎更值得人们信赖。 有这样一个研究,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出示之前,对甲组说,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