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秋声赋》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 声 赋 欧阳修 相关知识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题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关于 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细雨 波涛 风雨 金铁 战士行走   读背描写秋天神采的语句,体会一下作者笔下秋之状的特点. 秋色 秋容 秋气 秋意 面对着萧条肃杀的秋景,作者有何感叹? 明确:社会“百忧”,人生“万事”对人身心的莫大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在对“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表达出一种“自足自安”的人生态度。 众说纷纭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知人论世    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同时,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 走 近 作 者 (一)研习第一段 1、文章既然取名《秋声赋》,顾名思义便是写“秋天的声响”的赋,那么,第一段中具体描写“秋声”的是哪些语句? (一)研习第一段 1、文章既然取名《秋声赋》,顾名思义便是写“秋天的声响”的赋,那么,第一段中具体描写“秋声”的是哪些语句?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问:作者听到的声音是否有变化。 找出这段文字中,显示声音变化过程的字词。   初--忽--其触于物也 2、从这几个字中,尤其是这个“忽”字,我们能发现,秋声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变化比较急剧 3、每一段变化之中,作者都对秋风进行了描摹,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比 喻 比  喻 秋声之形 化虚为实的手法 对这些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秋声什么特点? 时大时小、时隐时显(变化急剧)、来势猛烈 清人吴楚材在选编《古文观止》时对《秋声赋》的评价是“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 (二)研习第二段 1、听到这样的秋声,作者是怎样评价的?读第二段,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   悲/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2、一个“故”字,说明上文讲明了作者觉得秋声悲的原因。 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原因的?    秋之为状 3、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秋之状?   色--容--气--意 惨淡,烟霏云敛 清明 ,天高日晶 栗冽,砭人肌骨 萧条,山川寂寥 实 虚 秋 之 为 状 烘托手法 秋状 写足 秋声 由实入虚 虚实结合 秋状 秋声 烘 托 烘 托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秋声过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秋风未起时)繁茂的绿草彼此争盛,欣欣向荣,树木葱笼让人愉悦;   一旦秋风吹过,绿草变色,树木落叶.它们之所以零落衰败是因为秋气的余威. 草木凋零 铺陈与对比 为什么“秋声”会有如此“余威”?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