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残游记文化说小的巅峰之作
“文化小说”的巅峰之作——
刍议《老残游记》的文化成就与重新定位
作者 铁風
【摘要】鉴于本文列出的种种理由和论述,和严复、王国维、胡适、林语堂、周汝昌等大师们百年来的推崇,鉴于中国在大国崛起于世界的过程中,增强软实力、向世界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和必要,笔者在此向文学评论界和专家们请教并提出呼吁:将《老残游记》和刘鹗放到弘扬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深入研究,重新定位,重新评价。不应再将《老残游记》归于什么谴责小说、政治小说、揭露小说、公案小说……等等之类,它更恰当的归属和定位,应该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上乘的“文化小说”,而且是一部古往今来诞生于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上,具有超一流精神、文学、和艺术境界的“文化小说。
【摘要】鉴于本文列出的种种理由和论述,和严复、王国维、胡适、林语堂、周汝昌等大师们百年来的推崇,鉴于中国在大国崛起于世界的过程中,增强软实力、向世界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和必要,笔者在此向文学评论界和专家们请教并提出呼吁:将《老残游记》和刘鹗放到弘扬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深入研究,重新定位,重新评价。不应再将《老残游记》归于什么谴责小说、政治小说、揭露小说、公案小说……等等之类,它更恰当的归属和定位,应该是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上乘的“文化小说”,而且是一部古往今来诞生于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上,具有超一流精神、文学、和艺术境界的“文化小说。
导语
笔者以为,《老残游记》应是中国近代文坛一部最高境界的文化小说,是继《红楼梦》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进一步多方面精彩呈示和扬弃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哲学性、文化性、文学性、艺术性,而且还是中国一百多年以来鲜有超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高度结合的经典名著,对于中国和人类文化的走向、发展和升华都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和研究价值。
中国近现代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说来是20世纪上半叶的战火频仍和激进革命、下半叶的政治运动和极左思潮,造成了对《老残游记》思想内涵认识上的极端混乱和偏差。政治上的干扰带来了对其文学及艺术成就评价的大幅起落,至今尚在恢复和回升之中;而对《老残游记》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上所达到的高超境界,至今世人的认识还远远不足。下面笔者将不揣浅陋综合近年的个人阅读、想法和看法,向专家和读者们请教。
1. 新发现的严评、王评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清末著名小说家、国学家、收藏家、鉴赏家、哲学家、治河家、医学家、音乐家、慈善家、实业洋务和社会活动家、改革先驱 ……,有《老残游记》、《铁云藏龟》等名作传世。《老残游记》自1903年诞生于刊报连载,随即在清末八股举士制度被废弃后的小说大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从民间到一流学者两方面的高度关注和赞誉。除广为人知的胡适、林语堂在1925和1933年分别为新版《老残游记》写序推介之外,根据近年发现的、刊登于1905年9月22日《天津日日新闻》上的一则海报,另有当时“中国文界最上乘”之三君子,也对《老残游记》表示推崇备至:“严几道(复——笔者注,下同)先生云:‘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梁任公(启超)出重价购其全稿,拟编入《新小说》印行。王君晋庵(国维)深通英文,曾译心理、伦理、物理等学科教科书,能读英国最深文理之书。读《老残游记》叹曰:‘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此三君子者,皆中国文界最上乘也。其推崇如此,则此书之价值可想矣。”(转引自《清末小说》2010年33期P.136,郭长海文)
《天津日日新闻》1902年创办,主持人方若(字药雨,1869-1955)曾任知府、北洋大学堂教授、《国闻报》编辑,是当时天津著名报人、古钱收藏大家,与刘鹗的关系密切深厚。严复1877年公派赴英留学,1880年27岁即在李鸿章创办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出任总教习长达十年,1890年升任总办(校长)。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并发表《天演论》等,1901年在天津主持开平矿务局,与天津有着长期的不解之缘,与方药雨相识应在情理之中。王国维字静庵,1898年22岁时在上海结识追随罗振玉,1900年底由罗氏资助入日本东京物理学校习物理,开始翻译日、英文作品。1903至05年开始大量发表西方教育和哲学译作,在中国文界声名鹊起,并自撰《红楼梦评论》、《论近年之学术界》、《静庵文集》、《静庵诗稿》等,关注《老残游记》亦合情合理。至于在海报中将静庵写作晋庵,应是文人字号同音变体的常见通例。
这里提到的三位,不但都是中国近代公认的顶尖国学宗师,而且都是学术界中学贯中西、具国际视野的开山级人物,他们如此明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