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蚕2-平3三绕维障侧钻水平井钻井实践
蚕2-平3三维绕障侧钻水平井钻井实践
邢广宇 邸百英 奚广春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414)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北冀东油田C2-P3三维绕障侧钻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情况,重点分析了该井绕障待钻设计的制定和大斜度井段侧钻的井眼轨迹控制工艺技术和钻井液技术,并针对该井在施工过程中钻具摩阻和扭矩过大、钻压传递困难等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针对本井设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为以后钻该类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主题词:冀东油田 三维绕障井 大斜度侧钻 井眼轨迹控制
侧钻水平井在近十年来已经成为采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关键在于合理井眼轨道的设计、精确入靶施工。C2-P3井位于河北省滦南县柳赞乡蚕沙口村西北约750m。本井周围有十余口邻井,且最短距离都在50m以内,因此井眼轨道设计比较复杂,施工困难,加之本井在1775.67m、井斜72.50?时又进行了侧钻施工,在如此大的井斜成功侧钻大曲率中短半径水平井在国内比较罕见。
1 地质设计概况
该井位于河北冀东柳赞油田蚕沙口构造蚕2×1断块构造高部位,开发蚕2×1区块NgⅣ13小层油层油藏。本区块浅层明化组为曲流河沉积,边滩为其储层的主要沉积类型;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心滩为其储层的主要沉积类型。储层岩性主要为不等粒砂岩和细砂岩、部分为中砂岩。胶结类型以孔隙接触为主,其次是绿泥石、蒙皂石等。
表1 钻井地质设计基本数据表
井别 开发井(采油井) 井型 水平井 井号 C2-P3 构造位置 柳赞油田蚕沙口构造蚕2×1断块构造高部位。 大地坐标(井口) X 4346009.58 磁偏角 6.35 设计井深
(海拔)m -1720 完钻
层位 NgⅣ131 Y93 地面
海拔 2.51 目的层 NgⅣ131 完井方式 滤砂筛管完井 完钻原则 C点中靶后完钻 靶
心
设
计 地震分层 靶点设计 层位 垂直井深 靶点 设计靶心 靶心半径
误差值
(m) 坐标 方位 位移 X Y NgⅣ13 -1710 A 4345810153.6 222.8 横向≤1;垂向≤5 -1709 B 4345710151.3 341.6 横向≤1;垂向≤10 -1720 C 4345600150.3 471.7 横向≤1;垂向≤10 根据此地质设计,本井的井身轨迹质量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C2 –P3井井身轨迹质量要求
项目
参数 斜深
(m) 垂深
(m) 井斜
(°) 方位(°) 闭合方位
(°) 靶前距(m) 纵向
(m) 横向
(m) 靶点A 1844.86 1718.6 90.39 147.0 153.6 222.8 ±1 ±5 靶点B 1964.18 1717.61 90.39 147.0 151.3 341.6 ±1 ±10 靶点C 2095.12 1728.61 79.87 148.4 150.3 506.02 ±1 ±10 井底 2130.00 1734.75 84.85 147.5 150.48 506.02 / / 2 工程设计概况
2.1 井身剖面设计
由于本井开发的蚕2×1区块NgⅣ13小层油藏预测层位很厚(约18m),周围邻井资料丰富详实。根据邻井实钻经验:使用1.5°单弯螺杆造斜率可达8°/30m,单增剖面完全可以满足地质、工程要求。在做剖面设计时,考虑到周围邻井与本井距离很近,有十口井与本井最短距离小于50m,最近的仅有3.63m(C2-P2井),为避免相碰,该井设计成三维绕障水平井,其剖面为单增剖面,基本设计数据参见表3。
表3 剖面设计数据表
井段
(m) 井斜角
(°) 垂深
(m) 方位角
(°) 造斜率
(°/30m) 位移
(m) 0~1480.00 0.00 1480.00 0.00 0.00 0.00 1480.00~1553.75 14.36 1522.28 175.01 8.01 11.59 1553.75~1844.86 90.48 1718.61 147.00 8.01 222.80 1844.86~1964.18 90.48 1717.61 147.00 0.00 341.60 1964.18~2095.12 79.87 1728.61 148.36 2.45 471.70 2095.12~2130.00 79.87 1734.75 148.36 0.00 506.02
2.2 井身结构设计
本井设计三重套管结构,水平段采用101.6mm滤砂筛管+尾管(金属棉滤砂管管内防砂工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