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学的定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文学的定位.doc

晚清文学的定位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艺研究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曾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上海摩登》、《寻回香港文化》、《世纪末呓语》等。   陈建华,著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现任上海交大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   “我永远挣扎在两种角色之间”   陈建华(以下简称为陈):我发现您到香港之后的这十年心情很舒畅。虽然自己不怎么以学者自居,但在更大的文化的环境中思考和写作,中文也好,英文也好,不断有新作品出来,而且讲课和开会,还是很学术的,您在不断兑现和挑战自己的许诺。   李欧梵(以下简称为李):自我挑战。   陈:对。前年您的《人文六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显然和之前香港出版的牛津版有很多不同,加了很多内容,而且附了个书单。大陆版似乎要面对更多的受众,给读者传递更多文化讯息,当然您在文化研究方面会另有一番理论上的省思。   李:是出版社要求我这么做的。他们说要在大陆出书,原来的书太薄,要加内容,我就在每一讲后面附上以前写的文章,后来为了顾及内地很多读者,大家都喜欢书单,我就加了个参考书单。其实《人文六讲》几乎与学术研究无关,主要是讲我的兴趣,如文学、电影、音乐、建筑之类,还有当代全球化问题,很杂乱。   陈:我有点困惑,似乎您把近年所做的文化研究看作脱离您的专业?   李:对,对,我几乎是故意脱离自己的专业,甚至放弃了我的专业,这跟心情有关。我提早从哈佛退休,因为我对自己在美国所扮演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的角色不过瘾,不过到现在,我觉得只有一件事情没做完,就是晚清的研究。当初哈佛为我开的退休会上,你也去了,告别的时候,我说,你们在这里搞理论,我要回香港做文化实践。回到香港,一发不可收拾,就以香港为对象,写了一大堆文化批评和文化实践的文章。但最后发现,我所关注的文化的背后是我对于整个人文传统、中国和外国文化的关心,最后归结到《人文六讲》。最近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上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说不定也会写本书。你研究民初,我研究晚清,永远挣扎在两种角色之间,一个是专业的研究者,一个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者。有时候我觉得在香港讲了这么久,似乎对香港现代社会的动态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反而我觉得真正有一点影响的是在西洋古典音乐方面。到现在有很多知己、好友,但是这和大的趋势风马牛不相及。我对香港的大学制度有很多批评,我想到一定要在大学里做一个我愿意做的学者,于是又回来做晚清研究。我要对自己证明,我的专业尽管几年没有做,但是还可以做。本来台湾“中研院”给我安排了一个两年的访问计划,那我就可以把想写的晚清的书写出来。结果各种杂事使得我不得不改变计划,变成第一年四个月、第二年三个月。在台湾,我完全进入了研究状态,好像完全忘记了香港的文化研究。   陈:现在台湾有一些年轻学者从事晚清研究,做得挺扎实,像台湾清华大学的颜健富。   李:是。他最近要出晚清小说乌托邦的研究方面的书,我在为它写一篇序。但是晚清小说,我首先想到的是翻译。记得我在哈佛的最后两年,和韩南教授一起开了一堂研讨班的课,你那时候已经离开了,这令我真是终生难忘。   陈:我是2001年离开哈佛的,很可惜。韩南先生最近过世,我想起一些往事,写了一篇文章,登在《南方周末》上。   李:他走得太突然了。有人约我写文章,我反而说不出话来了。   陈:您前几年写过一篇谈韩南先生学问的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李:在那一堂课上,我们教的是晚清的翻译,选读了一些晚清的小说,那是我最感兴趣的。我的一个基本的设定就是,晚清的小说和翻译不可分,翻译进入小说里,小说改写了翻译。所以光研究翻译也不够,光研究晚清小说不谈翻译也不行,于是就开始讨论。韩南教授有板有眼,我就说晚清这么多小说,我要看多少本?从哪里开始?他大笑,他说他自己看得太多,已经记不得看过多少本了。他说就从《上海游骖录》开始吧,因为四大小说经典我都看过,看得不过瘾。谈起晚清小说,大家都觉得是谴责纪实之类,对于《老残游记》、《文明小史》,我特别喜欢,也写过一些东西。后来我觉得大家没有注意晚清的另一个层次,就是对想象时空的拓展,晚清小说之所以比传统中国小说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就是因为它有想象的世界。一般学者用到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的理论,从民族国家这个模式来研究,我觉得不尽然,要对得起晚清的语境,就要从大量的翻译和小说中,看出想象的模式,那就是虚构的作用。这方面最基本的是科幻小说,里面牵涉到时间的问题。另外,晚清小说从中国社会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域,很明显是一个空间的拓展、一个想象的过程。从大量的科幻小说――潜水艇到了海底,气球到了空中,这时候我就发现,我已经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