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2课《非攻》课程教案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礼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组 主备教师: 马祥林 授课教师: 课题: 《非攻》 课型 新授课 1课时 三维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殊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类比论说技巧
2、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3、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相互探究,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殊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类比论说技巧
教学难点 对墨子思想的理解及文章的说理方法。
2、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
教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启发式、讨论法 学法
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体会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墨子的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而“非攻”则反对不义之战。
主备人教学案 一、导入新课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连年不断。一部人类史,也是一部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史。至今人类居住的这个唯一的星球仍硝烟不断,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战争也带来了更大的伤亡和心灵惨重的伤痛。当然伴随着战争史也是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战史。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墨子就是一名著名的反战战士。著名学者余秋雨曾撰文提出,墨子的思想是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其中,他特别强调,墨子的“非攻”理念,就是要阻止战争,捍卫和平。那么“墨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吗?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墨子非攻篇
二、《非攻》导读
(一)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举史事说明好战必亡。下篇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小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后能天下无敌。由此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 本节文字共五个层次,作者由“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四个层次,层层推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的结论,最后一层分析“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指责了侵略它国的行径是极为不义,应当受到唾骂和谴责的。 本段从偷窃抢劫的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人们也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的程度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同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在有人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事——侵略别国,大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称誉它合于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的原则区别吗?用这种层层剥进的办法,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原来以征讨别国标榜为天经地义者,实与偷窃抢劫同出一辙,而且是它们恶性发展到顶点的产物。文章就此揭示了侵略的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于此并不进行义正辞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用幽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来用以类比的事例的字字句句,无不落实在对侵略行径的暴露与谴责上。比之正面谴责,显得含蓄、辛辣和有力。
(二)文章主旨
和平,众之所求。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这是残酷的环境使然。当其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愤于世事而无奈,骑牛出函谷而不还;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著述春秋,希望以此劝世,但是闻说祥瑞麒麟被猎获,对世事极度失望,掷笔绝书。孟子是孔子理念的继承者,也是“义”的创建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无论是“仁”或“义”,都是从建立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一种妥协。问题是,战国期间的诸侯们并非孟子的性“善”者,而是荀子的性“恶”者,于是就有了“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的战争,他们是用战争的方式来进行关于建立社会秩序的讨论。而墨子是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参与关于社会秩序的讨论。《非攻》篇就是墨子的讨伐不义战争的檄文。这篇檄文对非正义战争的批判可谓入木三分。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及答案1.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及答案2.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导学案及答案1.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高老头》导学案及答案2.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课程教案.doc
-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导学案及答案1.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3课《乡土本色》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4课《呼兰河传》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5课《哦,香雪》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课《诗词四首》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1课《诗词四首》沁园春·长沙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2课《包身工》公开课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2课《改造我们的学习》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6课《崤之战》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