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悲哀 怀疑 否定 思索 悲慨 代表人物 第一,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魏晋:人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的时期。 《晋书·阮籍传》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 在汉末大动乱、大杀戮的血腥历史进程中,旧有的社会体系土崩瓦解,旧有的价值体系、人生信仰也摇摇欲坠,苦难的人生环境却恰恰成为了“人的觉醒”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死亡、颓败、毁灭等等令人恐惧战栗的力量面前,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人在宇宙的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对人应该怎样的活着的思考,催生出了全新的人生观念,塑造着全新的人生形象。 魏晋常见创作主题—— 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的咏叹中,抒写胸臆,发泄感喟。在这种感叹中,突出的是一种人生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了这一阶段文学创作的基本音调。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嗟我白发,生亦何早?” 曹植:“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 阮籍:“人生若朝露, ……惜逝忽若浮。” 陆机:“人生安得长, ……俯仰独悲伤。” 刘琨:“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浮云。” 王羲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悲夫!” 孔融之死——被曹操所杀。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xī,或读为chī)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与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fǒu)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后汉书》本传) 何晏之死——为司马懿所杀 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纳晏母为妾,晏被收养,为操所宠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美姿仪而绝白”,喜敷粉,“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娶魏金乡公主。服饰拟於太子,被魏文帝曹丕所憎,称其为“假子”,未授官职。 明帝以其浮华,亦抑之。仅授冗官。正始年间(240~248)曹爽秉政,何晏党附爽,因而累官侍中、吏部尚书,典选举,爵列侯,仗势专政,后为司马懿所杀。 何晏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正的杀以示严厉,歪的留以示宽宏,司马昭的两手,不亚于曹阿瞒的两手。精通文史哲、会耕地施肥、开处方、打铁的嵇康,就这样弹完了人世间最后一曲《广陵散》。 嵇康之死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淮)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 广陵散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古琴素以“中正平和”、“轻微淡远”为美,而被认为充满“杀伐之气”的《广陵散》,在音乐上显然属于不平和之气,故而遭到不少文人和统治者的贬斥。历史上甚至还发生过烧毁乐谱,不准传授此曲之事。 然而,今天因为此曲与竹林名士嵇康的关系,对于嵇康通脱旷达、清峻奇崛风采的欣赏和对其千古不朽的爱美之心和铮铮硬骨的敬仰,反而给予这首琴曲更多的厚爱。 凄婉激越、令人动容的曲调渗透这魏晋名士对专制者的义愤、对志士们的赞美和同情。 第二,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们的思想开始了第二次大解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