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金属中毒答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 指原子结构中外层电子数目较少,容易放出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的一类元素 * 铟indium(In):软。合金,飞机用的涂敷铅的银轴承的镀层,1863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这一用途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研究行业占6%。医学:肝、脾、骨髓扫描用铟胶体。脑、肾扫描用铟-DTPA。肺扫描用铟Fe(OH)**3颗粒。胎盘扫描用铟Fe抗坏血酸。肝血池扫描用铟输铁蛋白;美国和英国已公布了铟的职业接触限值均为0.1 mg/m3。 * * 在基因水平上,镉可以直接作用于 MT基因的启动子,从而诱导MTmRNA的大量表达。诱导合成的MT可以鳌合一定量的镉形成Cd-MT复合物降低细胞内Cd浓度,还可以通过自身巯基还原态/氧化态的转换来清除镉诱发的自由基,减轻镉对机体的损害 * ,可以涉及系统、 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造成的毒作用面广泛。 某有色金属矿矿区长住居民镉铅水平 黎美清,杜岩,葛宪民,应用预防医学2009 年6 月第15 卷第3 期 由于资源枯竭而关闭有色金属矿区周围居民 血铅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P95 铅吸收:血铅≥0.4mg/L 轻度铅中毒:血铅≥0.6mg/L,其他 砷 理化特性:类金属,在潮湿环境中易氧化,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和王水。 接触机会:主要为As2O3 冶炼和烧制各种含砷矿石、生产农药(砷酸铅、砷酸钙)、皮毛加工过程中的防腐剂和消毒剂 中药:外用药如雄黄、 工业:氢和砷同时存在情况下,金属矿石和炉渣中的砷遇酸或受潮时,产生砷化氢,易发生急性中毒;含砷颜料生产 非职业接触:饮用砷污染的井水、敞灶无烟道燃烧含砷煤。 砷 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职业中毒主要经呼吸道进入引起。砷化合物经呼吸道粘膜完全吸收。 分布:95~97%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24小时内分布于全身,主要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肌肉。长期摄入时,砷以无活性的形式蓄积在毛发、指甲和骨骼中。 排泄:二甲基砷酸、单甲基砷酸尿排出;粪便、乳汁、汗液、呼气也可排出,砷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三价砷排出速度比五价砷慢 ,毒性较大。 无机砷的半减期10h,50~80%的砷在3天内排出,甲基砷的半减期为30h。 毒理: 砷 与含-SH酶结合,引起酶、辅酶和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死亡。 三价砷与酶蛋白分子的两个巯基或羟基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单巯基供体(GSH)不能破坏此环状化合物,必须二巯基供体游离酶的巯基以恢复酶活性 砷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扩张。 促进诱导促进生长的细胞因子→皮肤过度角化--皮肤癌 代谢: 砷 毒作用表现: 急性中毒:少见。接触性皮炎、结膜充血等刺激症状、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昏迷、死亡 误服As2O3急性中毒。急性胃肠炎、脱水、休克、也可死于心肌损害。 砷化氢急性中毒:10小时发生,以急性溶血症状和体征为主。表现为腹痛、黄疸、少尿三联症。 慢性中毒:在长期吸入含砷化合物粉尘或气体的工人、长期服用砷制剂、含砷饮料和水。 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癌 砷 诊断: 急性中毒:明确的职业史、典型临床表现、排泄物中有过量砷存在 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44-2002) 慢性中毒:长期砷接触史,皮肤症状(粘膜改变、多发性神经炎、肝肾功能损害)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83-2002) 砷 处理 : 急性中毒:尽快脱离现场。经口中毒者用温水、生理盐水、1%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催吐,立即口服新制备的氢氧化铁(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解毒剂,与砷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砷酸铁,在给20~30克硫酸钠导泄;入无氢氧化铁,可以用蛋白水(4只鸡蛋加1杯白开水拌允即可)、牛奶或活性炭代替。 给与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肌注、二巯基丁二酸钠静注。 预防脱水、休克和电解质紊乱。 慢性中毒:脱离工作,对症治疗 砷 预防: 1、减少与含砷粉尘的接触机会:冶炼、冶金和农药生产制造中,密闭和通风 2、对含砷量高的矿石进行浮洗再进行冶炼 3、加强个人防护: 4、对工人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教育 职业禁忌症: 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外周神经疾病,皮肤病 现场调查: 1、生产流程:砷渣破碎—浮选—沉淀—压干 铊 理化特性:银灰色,比重11.85,熔点576.7°C,易溶于硝酸和浓硫酸 接触机会:制造合金、光电管、光学透镜、颜料等;硫酸铊用于制造杀鼠剂和杀虫剂; 毒理:铊为高毒性金属,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对于可溶性铊盐,口服0.5~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