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人物研究)刘正成反思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谱-人物研究》: 刘正成反思录 《书谱-人物研究》: 反思录 刘正成 题解:《书谱》杂志编辑在跟我讨论这个专题的结构时,我提到了那篇《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讲演稿中的反思部份,他们很感兴趣。那篇讲演稿太长,但摘出其中的“反思”部份又缺乏连贯性。于是,匆忙之中,我就想到做一个随想式的“反思录”吧,写到哪里算哪里,以后还可以续一续,以供关心我的读者会心一笑。 一 假如1985年我没有从四川作家协会调到中国书法家协会,我可能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而不会陷入这样一个鱼龙混杂文化缺失追逐实惠的行业协会之中? 1990年代首尾,分别由重庆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历史小说集,一样的内容,由八个短、中篇小说组成,前者名叫《地狱变相图》,后者叫《刘正成历史小说集》。后者改名,是想到还要出书法文集等,想构成一个系列。这八篇历史小说中的七篇都是从1980年至1984年之间在四川和全国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最后一篇《庄周自传》是来北京后于1989年改写后发表于《人民文学》和《长城》上的,这在《我与书法二十年44 - 我的文学之梦》中记载过的。我的这些为数不多的历史小说,已问世二十多年,至今还不时有人向我提起。前几天,由刘墨先生传达了一个口信,说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教授正要雕塑画圣吴道子,想见一见我,看看我那篇写吴道子的历史小说《地狱变相图》。对我自已来说,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写的这些历史小说如同谶言,它让我后来的生话竟然朝着我写过的小说情节去发展!套一句评论语汇来自夸吧:具有一定的历史洞见性。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它当然与人有关呵! 我写过剧本,写过报告文学,但只有历史小说获过奖,被改编过,还被物色为中国历史文学学会理事。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形式:历史小说,这种介于艺术和学术之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写作历史小说是有前途的。1985年初,中国文联秘书长陆石拟议调我到中国书协那阵,我正在蕴酿构思长篇小说《孔子》。那时,正是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说《孔子》出版的前后。井上靖关于中国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等,就如同中田勇次郎主编的《书道全集》一样,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曾强烈刺激过我的民族自尊心: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写好中国人的历史?最近,由胡玫执导、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停机结束,它又让我想起了我那个文学之梦。 是的,我如果不来北京,我有可能早已完成了长篇小说《孔子》,一本介于艺术和学术之间的历史小说,庶几凑上了近来的“国学热”哩!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了。这两件事谁更重要呢?说不好。但有一点是决定我北上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倒让我事与愿违。 我上调北京前,已任大型文学丛刊《人世间》的副主编。《人世间》是一本以纪实文学为特征的刊物,1984年初它的创刊号就发表了丁一三的《十年动乱》,披露了“文革”中高层的“黑幕”,还有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名字记不得了),惊动文坛,发行了100万册。而实际征订数是180万册,贷不了款买纸印不出刊物来以致供不应求。在我们这个多难兴邦的国度与时代,文学不介入生活与政治,你就只能玩遵命文学、宫廷文学了。如果你不屑于当御用文人,当然你就要承担文学的风险。书法显然看不出有什么政治,即使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它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于是,我毅然选择了政治安全,进入了职业书法界。但完全出乎意料的是,我从纸上谈兵的文学界,进入了一个真枪实弹的书法界,让我在一个理应安全的、古香古色的港湾里失去了安全。出于对我个人命运的反思,假如,我现在有机会重新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会选择什么呢?我不知道。 二 假如我到了中国书协以后不去发明拉赞助搞“中青展”这种“书法运动”,像中国美协那样国家给钱几年办一次国展,书协不至于成为一个公司经营模式的文艺社团? 不久前,我在一个展览开幕式上不期而遇现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陈洪武同志,在随意的攀谈中他颇为感慨地说道:“现在书协有一百五十多口人上班,光张罗工资一年都得一百几十万,费心呵!”听这话,我当时大吃一惊:六、七年间,协会的人口怎么会增加了四、五倍!?记得1985年我刚来中国书协时,行政定编24人,其中2人划归中国文联统配统管,而实际在编人员只有15人左右。1990年代初,国家压缩编制到18人,《中国书法》杂志给了10个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所以到2000年四次书代会前,中国书协的行政人员加上《中国书法》的聘用人员加起来不过30多人。这扩充到5倍的人员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如此庞大的书法家协会到底是干什么的?东京的全日本书道联盟,也就一间几十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和几个工作人员。我还去过名古屋的中部日本书道会,也是一间几十平米的办公室,一两个专职人员。我还从各种间接渠道得知,欧美国家的各种国家级的艺术、文学协会,都只有几个专职工作人员。像中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