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安徽理工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安徽理工大学.ppt

B.中间节点和中间支座 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和中间支座处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计算中不利用钢筋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应乎合简支端支座中 的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如图5-24)。 5-24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支座范围的锚固和搭接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抗压强度时,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下部纵向钢筋亦可贯穿节点或支座范围内,在节点或支座范围以外梁中弯矩较小位置设置搭接接头。 C.框架梁端接点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的端节点的锚固要求与中间节点处梁下部纵向钢筋的锚固要求相同。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2)下部纵向钢筋的锚固 (1)中间层端节点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边并向下弯折(如图5-25)。 图5-25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2)中间节点和中间支座 框架梁或连续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和中间支座范围(图5-24),该钢筋自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5.4 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构造要求 1)箍筋的构造要求 (1)形式和肢数 形式:封闭式、开口式(如图5-26) 图5-26箍筋的形式 一般梁中采用封闭式箍筋,对于现浇T形截面梁,当不承受扭矩和动荷载时,在承受正弯矩的区段内,可以采用开口式箍筋。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图5-27 箍筋配置肢数 b<400 b<400 b>400 b>400 受压钢筋 肢数: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2)直径 箍筋的最小直径: 梁高>800m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 梁高≤800mm时,直径不宜小于6mm;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钢筋直径≥d/4,d为最大受压钢筋的直径。 (3)间距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表5-2 150 200 梁 高 h 200 250 300 300 350 400 箍筋的间距除按计算确定外,还应满足下表要求: 当 时,箍筋的配筋率还不应小于 h b f V t 7 . 0 0 >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CAI课件 计算不需箍筋的梁: 梁高>300mm时,仍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梁高=150~300mm时,仅在端部各1/4范围内设置箍筋,构件中部1/2跨度内有集中荷载时,全长配置箍筋; 梁高<150mm时,可不设箍筋; (4)箍筋的设置 3)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腹筋梁斜截面剪切破坏主要有三种形态: 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1.斜拉破坏(diagonal tension failure)(图5-12a): 剪跨比l 较大(l >3),斜裂缝一旦出现,便迅速向集中荷载作用点延伸,并很快形成临界斜裂缝,梁随即破坏。 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 图5-12 斜截面破坏形态 2.剪压破坏(shear compression failure)(图5-12b): 剪跨比l 适中( 1<l <3 ),常发生剪压破坏。其特征时当加荷到一定阶段时,斜裂缝中的某一条发展成临界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向荷载作用点慢慢发展,剪压区高度逐渐减小,最后剪压区混凝土压碎,梁丧失承载能力。破坏仍属于脆性破坏。 图5-12 斜截面破坏形态 3.斜压破坏(diagonal compression failure)(图5-12c): 这种破坏发生在剪跨比l 适中( l <1 )或腹板宽度较窄的T形或工字形截面梁上。其破坏过程时:首先在荷载作用点与支座间梁的腹部出现若干条平行的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梁腹被这些斜裂缝分割成若干斜向“短柱”,最后因柱体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破坏亦属于脆性破坏。 图5-12 斜截面破坏形态 ◇斜拉破坏为受拉脆性破坏,脆性性质最显著; ◇斜压破坏为受压脆性破坏; ◇剪压破坏界于受拉和受压脆性破坏之间。 不同破坏形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力路径的变化引起应力状态的不同而产生的。 图5-7 斜截面破坏的F-f 曲线 无腹筋梁的受剪破坏都是脆性的 除上述主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外,还有可能发生纵向钢筋在梁端锚固不足而引起的锚固破坏或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也有可能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 进行设计时,应使斜截面破坏呈剪压破坏,避免斜拉、斜压和其他形式的破坏。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梁临界斜裂缝大致由支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