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VIP

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李淑梅 心律失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疾病,首先是常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生过心律失常,其次是危害大,心性猝死中绝大多数与急剧的心电活动不稳定有关,是临床医学上一个常见病,更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就大多数心律失常而言,首选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阻断细胞膜上各种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历史回顾 1918年:奎尼丁正式用于房颤的复律 50年代:普鲁卡因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 60年代:利多卡因广泛用于CCU心梗病人;同时化学合成了普萘洛尔、索他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 70年代:合成了普罗帕酮、英卡尼、氟卡尼等Ⅰ类药 80年代:Ⅰ类药发展达顶峰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转折—CAST试验 CAST试验: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背景: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医生常用药物控制 频发室早,希望降低死亡率 这一作法是否合理需要 验证 目的: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减少心梗患者室性早搏 及死亡率 主持:美国心肺血液病研究所及14个中心 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 预计时间:10年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转折—CAST试验 CAST试验: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A.预试验 :1983-1986年,证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 B.正式试验:1987-1992年,证实是否降低死亡率 预试验 (1983-1986) 药物: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丙咪嗪 入组:① 心梗后6-60天;② 75岁;③ EF20% ; ④ 室早10次/h或短阵室速 结论:(1)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长期(1年) 有效 (室早70%以上,短阵室速90%以上),副反应未增加 CAST试验 CAST试验: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正式试验(1987-1992年) 药物: 英卡胺、氟卡胺、乙吗噻嗪 入组:① 心梗后6d-2年;② 80岁; ③ EF值:6 - 90d≦55% ,90d – 2年40% ④ 室早6次/h或短阵室速(15次) 结果:(1)入组人数:1455例 (2)CAST I:1989年4月公布中期试验结果(英卡胺 和氟卡胺)死亡率7.7% vs 3%,英卡胺、氟卡胺 停止试验 (3)CAST II:1991年8月公布中期试验结果(乙吗噻 嗪)死亡率2.3% vs 0.3%,乙吗噻嗪停止试验 结论: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控制心梗后室早,却 明显增加死亡率 CAST试验带来的影响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和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FDA规定:I类药物不能用于心梗后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仅限于治疗威胁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直接促进安全性更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发问世 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地位提高 心律失常处理的原则 要考虑的问题: ——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 ——是否存在诱发因素? 处理的原则: ——基础疾病,基础状态和诱发因素的处理 ——循征医学的证据 ——相应指南的建议 ——与具体患者的情况相结合 处理心律失常不能只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述 胺碘酮 决奈达龙 伊布利特 多菲利特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延迟K+外流 (快速激活的IKr及缓慢激活的IKs ) 1.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2.有效终止各种微折返:防颤及抗颤 3.心房作用比心室作用更明显 4.新的III类药物 对窦房结 心肌收缩力 血流动力学 无明显影响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一代:溴苄胺: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