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doc-国立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mple.doc-国立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doc

論文標題 作者一* 作者二** * 作者一所屬機關與單位 xxx@nnn.ooo.pp ** 作者二所屬機關與單位 yyy@mmm.qqq.tt 摘要 可攜式電子產品在體積不斷的縮小之後,隨之也改變了對產品的攜帶與使用的方式,於是在產品本身的造型設計上亦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於體積不斷縮小之趨勢下的隨身碟造型設計,先以文獻調查的方式蒐集關於迷你化及攜帶的方式與隨身物品等文獻資料,並輔以市場上現有的隨身碟產品為參考,經過整理歸納出較適合當成隨身碟設計的攜帶方式。以前述歸納所得之「戴」、「套」、「綁」、「夾」、「掛」、「置」的攜帶方式。 關鍵詞:設計研究、論文寫作 一、前言 1-1 背景 自科技使得人類的生活更加的豐富且方便,並且造就了為數不少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問世。而這些產品的開發都有著相同的趨勢,就是外在的體積越來越小、內在的功能越來越多且更加齊全,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幾乎已經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使用到這些產品。因為半導體封裝技術在80及90年代的進步省下了相當可觀的佔用面積(Footprint),同時也幫助像背包或手提箱般大小的笨重移動設備。 1-2 說明 請依循本範例格式與字體設定,以利論文集編排與印製。 二、投稿規範 2-1徵稿領域 本研討會論文集設計相關領域之論文,經由公開徵稿及嚴謹審查,提供具有公信力之發表與交流之園地,以提升國內設計學術研究水準。領域涵蓋: 服裝設計 工業產品設計 媒體傳達設計 建築設計 徵稿內容以設計及其相關領域之論文或實務研究成果為主,研究的目的、方法、結論必須明確具體。 2-2徵稿類別 研究論文類(Research Papers):具原創性之特點,在理論與方法上有可靠之系統化推演過程,或有實證的演譯歸納、其目的、方法、結論有明確交待者。本類論文接受中文或英文投稿。 設計作品類(Design Cases):包含環境空間設計、產品設計、傳達設計等領域五年內(含)原創作品暨充分之圖說(設計基本資料)、設計圖、實物照片或模型等。 三、格式規定 本研討會論文集採APA系統進行編輯與出版。APA是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所發行的出版手冊 (Publication Manual) 中﹐有關投稿該協會旗下所屬論文集(目前約為三十種)時必須遵守的規定;請作者參考相關的書籍(例如:張保隆、謝寶煖,2006)來準備您的論文。 在文章的內文部分,章節之編序以一、二、三….為章,以2-1,2-2..為節,以2-1.1、2-2.2、2….為小節來標示。小節以下依1、2、3..及(1)、(2)、(3)等層級標示之。 3-1 字體與單位 投稿論文編排,請以本範本檔案所定義之格式為之。文章中的英文與數字請選用適合的英文字體來呈現,例如標題用Arial,內文以Times New Roman字體編排。論文所採單位以國際標準制(SI制)為主,所有數字皆以圖6、200km、19人、0.98等阿拉伯數字表之。 3-2 圖與表 圖表製作必須清晰,圖表中所有字體以打字體完稿,並附有明顯的編號、標題及出典說明,否則不予受理。表之標題附於表上,圖之標題附於圖下。圖表編號皆以表3、圖9等阿拉伯數字體表之。表的格式請參考表1所示。 圖1文獻探討的彙整內容 表1攜帶方式與物品 攜帶方式 代表物品 戴 帽子、眼鏡、耳機、髮箍 套 手錶、手鍊、戒指、項鍊 綁 髮帶、手機吊飾、皮帶、領帶 夾 髮夾、領帶夾、識別證套、書夾 掛 筆、鑰匙圈、耳環、手機套 置 口紅、鏡子、卡片、書籤 四、文獻標註 由於APA並沒有特別針對中文論文制訂其寫作格式,因此,本論文集所採用的,是由張保隆與謝寶煖(2006)兩位教授所撰寫的書籍為之,請各位作者參考該書籍準備投稿論文。以下,茲挑選一些須特別注意的寫作規定,供各位參考。 APA格式的論文,與原來學報所採用之編號系統不同的是,在文章中是直接標上參考文獻的作者姓名與年代。針對不同的描述方式,而在文章中有下列兩種不同的標註方法: 如果當您在文章中要直接引用作者的姓名,請在其名字後直接加上該參考文獻的發表年份;例如:長町三生(1995)提出了感性工學系統(Kansei Engineering System)的概念... 如果您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結果或論點,而沒有在句子中提及作者的姓名,請在該引用的字句旁,以(標註上文獻的來源;如﹕感性工學的主要精神是運用系統化的方法,協助設計師創作出更合乎人之感性需求的產品(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2001)。 目前APA Style最新的版本是第五版,裡頭也有許多針對新的網路資料所制訂的標註規則。詳細內容,請作者參考APA所出版的書籍,或者國內學者所翻譯與撰寫的工具書。 引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