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挥发性溶剂的Sol-Gel在Spin-Coating的加速挥发问题施雄献张书豪.doc
揮發性溶的Sol-Gel在Spin-Coating的加速揮發問題
* *張書豪 *周柏鄆
淡江大學機械與電機工程學系
關鍵字:WO3、氧化鎢、電製色變、electrochronic
1. 導論
電致色變裝置(electrochromic device),通電後具有電致色變能力的裝置,依照無機(inorganic)與有機(organic)分為兩大類,其中無機材料如WO3、NiOx、ITO等等。無機材料的最大優點在於,不易因紫外線的照射,而產生光裂解現象【1】。
電致色變系統是一電化學裝置,在兩電極板或其中之一鍍上電致色變物質,而夾在中間的電解質傳送離子,利用外加電壓,將離子及電子同時注入變色材料中,使物質產生氧化或還原反應而導致顏色變化之現象,進而影響物質對於光的穿透率,此反應具有可逆性及持續性。目前其技術應用廣泛,可作為智慧型窗、反強光後視鏡、顯示器等用途【2】。
近年來,許多過渡金屬氧化物因其電致變色性質而被廣泛的研究,包括 IrO2、Rh2O3、MoO3、V2O5、NiO、WO3、TiO2等,其中氧化鎢薄膜(WO3)為傑出無機電致色變材料。氧化鎢為還原態著色電致色變材料,目前已有許多關於氧化鎢薄膜之研究【3】。
本研究選擇氧化鎢(tungsten oxide,WO3 )為電致色變材料,使用sol-gel製備氧化鎢薄膜並摻雜氧化鋁,透過電性佳之氧化鎢薄膜,提高整體變色速度,最後希望有機會真實運用到產品身上。對於有機的電致色變材料則不加以詳細敘述。
2. 實驗步驟
氧化鎢薄膜的制備,使用Sol-Gel方式製備溶液,再使用旋轉塗佈機進行塗佈。塗佈完成之後,放置於高溫爐中,進行高溫熱處理。燒解完成之後,以 SEM 和 XRD 觀測其表面性質。
2.1 以WCl6為原料進行氧化鎢溶膠及凝膠製備
以2 .23g 的WCl6粉末加入到10 g的異丙醇(Isopropanol)溶劑中,稍做攪拌後,再加入0.8克的 HNO3。靜置1小時後,以平板電磁攪拌器上攪拌均勻。經過72小時的攪拌,即製備完成氧化鎢摻雜氯化鋁溶膠。
以相同的清洗方式清洗ITO玻璃,並以1000rpm、2000rpm和3000rpm,將溶液塗佈在清洗完成的ITO玻璃上,塗布時間為50秒。塗佈完成後,放置於室溫中靜置10分鐘使其乾燥。再以每分鐘5°C的升溫速率,加熱至150°C,持溫1小時,再加熱到350°C,持溫1小時,最終加熱至500°C,持溫11和12和20小時完成熱處理。
熱處理後,薄膜以 SEM和XRD做表面性質的觀察。
3.結果與討論
本實驗是以WO3電致變色的實驗模組出發,在經過高溫燒結形成薄膜之後,透過SEM和XRD來觀察其表面性質及其薄膜特性。從SEM的圖可以看出表面產生分層的情況,下層較為連續的薄膜為本實驗主要目標的WO3,但上層產生的有如碎屑狀及片狀的晶型,且幾乎遍布了整個薄膜表面。透過XRD圖譜,我們判定應為原物料,但仍必須作進一步得確認。
在使用Spin-Coating的時候,若Sol-gel的溶劑為醇類或是易揮發性的液體,在進行旋轉的時候,反而會造成醇類的加速揮發,造成在表面的薄膜從原本的Sol-gel溶液分解析出原物料。故我們把燒結完成之後的薄膜,放入當初調配的溶中,觀察其表面性質。碎屑狀及片狀的晶型Spin-Coating,會產生對塗布在ITO 表面Sol-gel有不良的影響。
圖(1) 1000rpm 未浸泡
圖(2) 2000rpm 未浸泡
圖(3) 3000rpm 未浸泡
圖(4) 1000rpm 已浸泡
圖(5) 2000rpm 已浸泡
圖(6) 3000rpm 已浸泡
圖(7) 1000rpm 與 WO3和WCl6 XRD比較圖
圖(8) 2000rpm 與 WO3和WCl6 XRD比較圖
圖(9) 3000rpm 與 WO3和WCl6 XRD比較圖
在我們的實驗中把摻有異丙醇、WCl6、HNO3的Sol-gel溶液經由三階段燒結150°C(1hr)、350°C(1hr)、500°C(20hr)。在薄膜燒結完成之後,先進行SEM的表面觀察之後。先確定表面是否也產生了與下層WO3不同的晶型型態的上層混亂不規則晶型。經由SEM拍出來的圖片發現1000、 2000rpm及3000rpm的表面似乎是出現類似析出物的物品如圖(1)、圖(2) 、圖(3),根據我們對於藥品的沸點來推斷極有可能是原物料即WCl6或者是WO3,由於無法明確認定是何者因此,我們去拍了XRD去比對WO3及WCl6的圖譜如圖(7)、圖(8)、圖(9),經由比對的結果無法明確的比對到WO3的peak然而卻有幾個主peak會對到WCl6,由於似乎有析出原物料的可能性,我們把一些還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