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进化史-So-net个人网页.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计算机进化史-So-net个人网页.ppt

計算機概論 第一章 資訊新未來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大綱 認識電腦 介紹電腦的基本架構以及組成元件 資訊技術大紀事 介紹跟電腦息息相關的軟硬體技術的沿革 計算機新應用 線上購物 人工智慧與深藍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遠距教學 1.1 認識電腦 簡單的定義: 電腦是一種電子設備,它可以接受使用者輸入指令,經由CPU的數學和邏輯單元對使用者輸入的資料進行處理、運算,產生或儲存有用的資訊。 資料處理過程 特色 可以快速處理資料 可以儲存大量資料 處理結果正確性高 有資料傳輸的能力 可以完成人力無法單獨完成的工作 架構 硬體組成元件 軟體組成元件 系統軟體 (System software) 和應用軟體 (Application software)。 電腦週邊設備 除了電腦主機 (包括CPU與主機板) 之外,包括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以及其他設備 1. 輸入設備 鍵盤 (keyboard) 、滑鼠 (mouse) (圖1.4) 掃瞄器 (scanner) (圖1.5) 軌跡球(圖1.6) 讀卡機 (card reader) 觸摸式螢幕 (touch screen) (圖1.7) 讀條碼機 (bar code reader)、麥克風 (microphone) 數位相機(圖1.8) 2.輸出設備 螢幕 (screen) (圖1.10) 印表機 (printer) 撞針式印表機(圖1.11) 、 噴墨式印表機、雷射式印表機(圖1.12) 微縮影片機器 3.其他設備 磁碟 (disk) 軟式磁碟(Floppy Disk或稱Diskette) 硬式磁碟(Hard Disk) 隨身碟(USB Flash Disk) (圖1.13) 光碟機 (CD drive) 唯讀型 (CD-ROM, Read Only Memory) 寫一次重覆讀型 (WORM, Write Once Read Many) 可重寫型 (Erasable/Rewritable) 數據機 (modem) 磁性光碟機 (MO) ZIP 不斷電系統 1.2 資訊技術大紀事 第一代到第四代的電腦基礎元件比較 從超級電腦到個人電腦的演進 1.3 計算機新應用 線上購物 人工智慧與深藍 由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John McCarthy在西元1956年時所提出 相關領域:遊戲理論 (game theory) 及專家系統 (expert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1973年由美國軍方發展 遠距教學 結合資訊與通信技術,提供給學習者一個不需與老師面對面授課的雙向、互動的學習途徑 遠距醫療(圖1.25) 虛擬社群/城市 * *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11 圖1.10 圖1.12 圖1.13 圖1.14 圖1.15 真空管與電晶體 圖1.16 圖1.17 Windows 3.0 作業系統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作業系統 圖1.18 圖1.19 圖1.20 圖1.21 圖1.22 桌上型電腦 筆記型電腦 PDA(個人數位助理) 圖1.23 圖1.24 圖1.25 * * * *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