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疗的进展_北京武警三院肝病中心总结.pptVIP

丙肝治疗的进展_北京武警三院肝病中心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次治疗亦获得良好的SVR率 Kaiser S, et al. Hepatology 2008; 48 (4, Suppl); 1140A. Poynard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9; 136: 1618-1628. 50% 72周 0 50 25 SVR (%) 33% EPIC研究 Kaiser研究 既往PEG-IFN+RBV复发患者采用派罗欣+RBV再次治疗 既往PEG-IFN+RBV复发患者采用PEG-IFN alfa-2b+RBV再次治疗 48周 PEG-IFN无应答患者 再次治疗72周可获得较高的SVR率 8% Jensen D,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9; 150:528–540. Poynard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9; 136: 1618-1628. 48周 16% 72周 0 20 10 SVR (%) 4% EPIC研究 REPEAT研究 基因1/4型,既往PEG-IFN alfa-2b+RBV无应答患者采用派罗欣+RBV再次治疗 基因1型,既往PEG-IFN+RBV无应答患者采用PEG-IFN alfa-2b+RBV再次治疗 48周 n= 检测限:125 IU/mL 检测限:50 IU/mL 再次治疗—— 足量用药,坚持完成72周疗程 是既往治疗无效患者争取获得SVR的关键 新型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 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特拉波韦,TVR)和Boceprevir(博赛波韦,BOC)、BI201335以及TMC435350 聚合酶抑制剂(R1626 ) NS5a抑制剂(PSI -7977) 部分已经在国外上市或正在临床试验,在我国也将进入临床药物试验。 telaprevir是一种基因1型HCV蛋白酶的特异性靶向抑制剂,2008年美国肝病年会报告以PEG-IFN α-2a联合RBV基础上加用telaprevir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73%的既往治疗复发者以及41%的既往治疗无应答者在治疗12周时HCV RNA低于检测水平;SVR61%,复发率6% 。 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II期试验 Telaprevir 750 mg/8小时+派罗欣+RBV (n = 79) 派罗欣+RBV Telaprevir+派罗欣+RBV (n = 79) Telaprevir+派罗欣+RBV (n = 17) 派罗欣+RBV 基因1型 初治患者* (N = 250) 12周 *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接受telaprevir 1250-mg负荷剂量或安慰剂。 24周 48周 PROVE 1——Telaprevir+派罗欣/利巴韦林 基因1型初治患者(美国) 48周随访 安慰剂+派罗欣180 ?g/周+RBV1000/1200 mg QD (n = 75) 随访24周 McHutchison J, et al. EASL 2008. Abstract 4. 60周随访 随访24周 A B C D PROVE 1——SVR及复发 41% 23% 67% 6% 61% 2% 35% 33% 0% 20% 40% 60% 80% 100% SVR 复发 病毒学应答率(%) PR48 T12PR48 T12PR24 T12PR12 T: Telaprevir; P: 派罗欣; R: RBV McHutchison 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360: 1827-38. P=0.02 P=0.002 PROVE 2——Telaprevir+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初治患者(欧洲) 48周随访 (周) 48 0 安慰剂+派罗欣180 ?g/周+RBV1000/1200 mg QD (n = 82) Telaprevir 750 mg/8小时+派罗欣+RBV (n = 81) Telaprevir 750 mg/8小时+派罗欣+RBV(n = 82) 24 12? 派罗欣+RBV Telaprevir 750 mg/8小时+派罗欣(n =78) 4§ A B C D *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接受telaprevir 1250-mg负荷剂量或安慰剂。 § C、D组:若在第4周至第10周未获得RVR或HCV RNA仍为阳性,患者应在研究药物结束治疗后,开始接受派罗欣+RBV治疗直至48周。 ? A组:若12周下降2log,且24周HCV RNA仍未转阴,则停止治疗。 基因1型 初治患者* (N = 323) 随访24周 60周随访 60周随访 Zeuzem S, et al. AASLD 2008. Abstract 243. PROVE 2——SVR及复发率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