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物理层下的传输介质 五、数字基带传输编码(课本P40) 任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归一化内积都是1 。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归一化内积值是 –1。 两个不同站的正交码片序列归一化内积是 0。 §2.3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本身不关心传输数据的内容,仅执行交换的动作,经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快速交换几个阶段。 一、电路交换(线路交换) (课本P50) 主机 A 主机 B 结点 1 结点 2 结点 3 比特流 二、报文交换 基本思想: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exchanging) 主机 B 主机 E 结点 主机 A 主机 C 主机 D 主机 F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三、分组交换 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形式。 分组交换有两种管理数据分组的方法:数据报和虚电路。 1.数据报方式(课本P52) 主机 B 主机 E 结点 主机 A 主机 C 主机 D 主机 F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1 2 3 2 1 3 2 1 3 重新排序 1 1 2 1 3 2.虚电路方式 主机 B 主机 E 结点 主机 A 主机 C 主机 D 主机 F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结点 2 1 3 1 2 1 3 顺序到达 1 1 1 2 2 2 2 3 3 3 3 传输过程(课本P53) 信号流程 四、数据交换方式比较(课本P54) §2.4 物理层 物理层实际是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它定义了传输线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特性,以便于将不同厂家生产的物理设备连接成网,实现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比特流透明传输。 一、物理层功能及服务(了解) 1.物理层功能 2.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二、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分析 物理层接口协议是用于定义DTE与DCE之间的物理接口,并为物理接口规定了标准的四个特性。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语法)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语义) 4.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同步) 三、几种常用的物理层接口简介 1. EIA RS-232 (应用场合?) 2. EIA RS-449、RS-422和RS-423 举例:EIA-232/V.24 的信号定义 (1) 保护地 (2) 发送数据 (3) 接收数据 (4) 请求发送 (5) 允许发送 (6) DCE 就绪 (7) 信号地 (8) 载波检测 (20) DTE 就绪 (22) 振铃指示 DTE DCE 计算机 或 终端 调制解调器 §2.5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是构成逻辑信道的一段结点-结点间的数据通路,是在一条数据电路基础上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建立起来的,具有它自己的数据传输格式(帧)和传输控制功能的结点-结点间的逻辑连接。 一、数据链路层功能及服务 1.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将网络层递交来的数据在邻接的两结点之间,实现透明的、高可靠的传输。 2.数据链路层服务 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主机中网络层送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给目的主机的网络层。 (1)无确认无连接服务 (2)有确认无连接服务 (3)有确认面向连接服务 二、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协议 如果发送方发送能力比接收方能力强时,即使传输过程中毫无差错,也会发生帧丢失的现象。因此需要有某种机制来查获接收方当前尚有多少缓冲空间可利用。 1.停止-等待协议 数据帧传输的几种情况(课本P62) 特点:协议简单,信道利用率较低,只适合半双工通信。 2.连续ARQ协议 基本思想: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确认帧,而是可以连续再发送若干个数据帧。如果收到了接收端发来的确认帧,那么还可以接着发送数据帧。 3.选择重传ARQ协议 基本思想:只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帧或计时器超时的数据帧。 发送端 接收端 ACK 0 ACK 1 NAK ACK 2 ACK 3 ( a ) 连续方式 ACK 0 ACK 1 NAK ACK 2 ACK 6 ( b ) 选择重发方式 ACK 3 ACK 4 ACK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