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黄酮类化合物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MS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M ]+ . [M ]+ . 黄酮类化合物MS特征 —— 测定分子量(M+) 取代基团推断(碎片离子峰) 苷元(极性小) 苷(极性大、难气化、与热不稳定) EI-MS(以前):苷看不到,须制备成衍生物(PM等)方能测得很弱的 、 苷元峰为基峰。 FD-MS、FAB-MS、ESI-MS(目前):可测得分子离子峰 或准分子离子峰[M+1]、[M+23]等。 EI-MS裂解规律 1.分子离子峰 为基峰 —用于测定分子量。 2.主要碎片离子峰为裂解途径I 产生的A1和B1 母核确定 及裂解途径II产生的 [B2]+ A、B-环取代情况确定 裂解途径I(RDA裂解): 裂解途径II: 通常,上述两种基本裂解途径是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并且,途径I裂解产生的碎片离子丰度大致与途径II裂解产生的碎片离子的丰度互成反比。 . [M ]+ . 两种途径裂解得到的碎片离子A1、B1、B2等,保留着A-环、B-环的基本骨架,且碎片A1与相应的B1碎片的质荷比之和等于分子离子 的质荷比。 母核推断 A、B-环取代情况确定 3.其他碎片离子峰还有[M-H]+、[M-CO]+、[M-CH3]+( 含甲氧基)、[A1+H]、[A1-CO]、[B2-CO]等碎片离子。 + 黄酮类基本裂解途径 ( 以途径-I为主) 途径I+H转移 途径II 途径I 黄酮醇类基本裂解途径(以途径-II为主) 途径I+H转移 途径-II 结构研究举例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0O5,Mg-HCl反应阳性,根据UV、1H-NMR和MS数据写出化合物结构,说明数据分析结果,MS裂解过程, 1H-NMR数据归属。 不饱和度=11 UV λmax(nm) MeOH 267,296sh,336 NaOAc 275,324,392 带II红移275-267=7, 7-OH NaOMe 267,301,376 带I红移376-336=40, 4’-OH AlCl3 276,301,348,384 AlCl3/HCl 276,302,340,381 AlCl3= AlCl3/HCl,结构中无邻二酚羟基 AlCl3/HCl与MeOH带I红移381-336=45有5-OH NaOAc/H3BO3 268,302sh,338 与MeOH基本相同,结构中无邻二酚羟基 1H-NMR(四甲基硅醚衍生物,CCl4) 6.15(1H, J=2.5Hz) A环氢,间偶(6-H) 6.3(1H, s) 黄酮3-H 6.5(1H, d, J=2.5Hz) A环氢,间偶(8-H) 6.85(2H, d, J=8.5Hz) B环氢,邻偶(3’5’-H) 7.75(2H, d, J=8.5Hz) B环氢,邻偶(2’6’-H) MS.m/e 270(M+), 242, 152, 124, 121, 118, 93 152证明A环有两个酚羟基;152-120=32 118证明B环有一个酚羟基。118-102=16 例二 某化合物为黄色结晶,HCl-Mg反应(+),元素分析为C16H12O6,测波谱数据如下,确定其结构。 UV λmax(nm) MeOH 252,267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