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净油 是一种较纯净的精油。采用挥发性溶剂(石油醚、苯、二氯甲烷等)和非挥发性溶剂 (精制牛油、猪油等)浸提植物,制得浸膏和香脂,再用酒精微热溶解所得到的浸提物,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后得到色浅质纯的净油。是配置高档香精的佳品。如茉莉净油,水仙净油,晚香玉净油等。 酊剂: 常温或加热、回流条件下,用乙醇或乙醇的水溶液来浸取天然香原料,乙醇浸出液经冷却,澄清,过滤而制得的含香溶液。 酊剂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和乙醇,不再分离,直接用于调配香精。如香草兰酊。 香脂:为芳香成分所饱和的油脂。常用的油脂包括精制的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 * 所有的植物都含有精油,但并不都能用于香料或香料合成原料。目前,被公认的大量应 用于香料工业的精油品种已达500种以上,分属于57科植物。其中松节油的世界年产量约20 万吨,松针油10万吨以上,其它精油的世界年产量约2万吨。我国的天然香料约为135种。 下面将主要的香料植物的科目、种类及其精油的年产量列于下表: * 植物精油是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性香料,此外,具有不挥发或者难挥发的树脂状分泌物, 如油树脂、树胶和树脂等也是很重要的植物性香料,与精油的关系非常密切,通常与之共存。 几种树脂状物质之间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 油树脂 油树脂含有较多的精油。在常温下一般呈液状,称为油树 脂,精油含量少的与树脂区别就困难了。 树胶 它是由含精油量较少的具有苦味质的胶状树脂。 树脂 多半是萜类的聚合物。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5000多种,分子结构及其复杂,大体上可分为4大类: 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化学成分 芳香族化合物 肉桂醛 香兰素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化学成分 脂肪族化合物 叶醇 紫罗兰叶醛 芸香酮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化学成分 含氮含硫化合物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茉莉、橙花中) 2.3-二甲基吡嗪 (咖啡、可可) * 三.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浸取法 吸收法 * 方 法 固定浸取 搅拌浸取 转动浸取 逆流浸取 原料浸泡在有机溶剂中静止不动,溶剂可以静止,也可以回流循环。 原料浸泡在有机溶剂中,采用刮板式搅拌器,使原料和溶剂缓慢转动。 原料和溶剂在转鼓设备中转动时,原料和溶剂作相对运动。 原料和溶剂作逆流方向移动,以提高浸取效率 原料要求 适于茉莉、晚香玉、紫罗兰等娇嫩花朵。 适于桂花、米兰等小花或粒状原料 适于白兰、茉莉等花瓣较厚的原料 适于产量大的多种原料 生产效率 较低 较高 高 最高 浸取率 60 % ---70 % 80 %左右 80% --90 % 90 %左右 产品质量 原料静止, 不易损伤,杂质少。 搅拌很慢,原料不易损伤,杂质少。 原料易损伤,杂质多。 浸取较充分、提取效果好,杂质也较多 四种浸取方式的比较 * 茉莉香脂的制备过程 涂脂肪基 铺花 香气吸收 换花 香气吸收 换花 反复30次至脂肪基吸收饱和 刮脂肪基 茉莉香脂 * 四. 单离香料 凡是从天然精油经过各种加工手段分离出纯净单一组分的香料称为单离香料。 生产方法:蒸馏法、冻析法、重结晶法、化学处理 法。 * 6.3 合成香料 一. 香料的结构和香气关系 香料的香气与结构的关系表现在:碳原子个数、结合方式、官能团的差别及分子结构中的相对位置。 分子中有羟基、羧基和酯基等化合物一般具有香气。 碳原子数超过17—18个,香气减弱,甚至无香气。 顺式异构体的香气较佳。 * 二. 半合成香料 (1)概念:以植物性天然香料为原料,经化学反应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制得的香料产品。 (2)重要的半合成香料(p211-212) α-松油醇 紫罗兰酮 香兰素 * 三. 合成香料 1.概念: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的香料,称为合成香料。 * 石化原料 芳香族香料 苯甲醇、苯乙醇、苯甲醛、苯乙醛、香兰素、苯乙酮、百里香酚、洋茉莉醛、大茴香醛等 萜类香料 薄荷醇、橙花醇、香叶醇、薰衣草醇、柠檬醛、甲氧基香茅醛等. 合成麝香 二甲苯麝香、葵子麝香、酮麝香、西藏麝香、环十五酮、万山麝香、大环内酯麝香、佳乐麝香等. 其它香料 甲基庚烯酮、橙花酮、紫罗兰酮、β-萘醚、氧化玫瑰等. * 6.4 调和香料 调和香料:由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调和而成,俗称香精。 调和香料配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