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KKL-1型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
实验指导书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目 录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实验二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参数测定
实验三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实验四 三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实验五 PID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实验六 控制系统的动态校正
实验七 频率特性的测试
实验八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实验九 典型非线性环节
实验十 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实验目的
1、熟悉超低频扫描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运放组成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电子模拟电路
3、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4、通过本实验了解典型环节中参数的变化对输出动态性能的
影响
实验仪器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超低频慢扫描示波器一台
3、万用表一只
实验原理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由其不同的输入R-C网络和
反馈R-C网络构成控制系统的各种典型环节 。
实验内容
画出比例、惯性、积分、微分和振荡环节的电子模拟电
路图。
观察并记录下列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波形。
1) G1(S)=1和G2(S)=2
G1(S)=1/S和G2(S)=1/(0.5S)
G1(S)=2+S和G2(S)=1+2S
G1(S)=1/(S+1)和G2(S)=1/(0.5S+1)
G(S)=1/(S+ √ 2 S+1)
实验报告要求
画出五种典型环节的实验电路图,并注明参数。
测量并记录各种典型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并注明时间坐标轴。
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心得体会。
实验思考题
1、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是是时,其传递函数是在哪两个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
2、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又可以视为比例环节?
3、如何根据阶跃响应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实验二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参数测定
实验目的
1、观察一阶系统在阶跃和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
2、根据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
实验仪器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双踪低频慢扫描示波器一台。
3、万用表一只。
三、实验原理
图2-1为一阶系统的方框
图。它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C(s) 1
R(s) = T S +1
令r(t)=1,即R(s)=1/S,
则其输出为 图2-1
1 1 1
C(s)= S (TS+1) = S S+1/T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得
t
C(t)=1 - e( T
它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2所示。当t = T时,C(T)=1 –e (1=0.632。
这表示当C(t)上升到稳定值的63.2%时,对应的时间就是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根据这个原理,由图2-2可测得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当r(t)=t, 即 R(s)=1/S2,系统的输出为
1 1 T T
C(s)= S2(TS+1) = S2 - S + S+1/T
t
即C(t)= t – T(1 – e ( T )
t
由于 e(t)= r(t)= T(1 – e ( T ),所以当 t →∞ 时,e(∞)=ess=T。 这表明一阶系统能跟踪斜坡信号输入,但有稳态误差存在。其误差的大小为系统的时间常数T。
图2-2
四、实验内容
根据图2-1所示的系统,设计相应的模拟实验线路图。
2、当r(t)=1V时,观察并记录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DW—60型冲击试验低温仪-济南金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doc
- CID-仪器信息网.doc
- CNAS-EL-XX20XX《信息技术设备和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检测.doc
- Create-PTH6200全自动沉铜机.doc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分包三附件.doc-盐城市政府采购网.doc
- cx5.doc-淮阴工学院.doc
- DB44T762.2-20101DB44TXXXX—2013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doc
- DB51-T1356-2011农用液压助力半挂车.doc
- DensityFunctionalTheoryStudyon(LiNH2)n(n=1~5-扬州大学.doc
- DW4813二极管特性图示仪-电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