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通过总线或高速开关互连,可以共享主存。 松散耦合系统(间接耦合系统):一般是通过通 道或通信线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可以共享 外存设备(磁盘、磁带等)。机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是在文件或数据集一级上进行。 表现为两种形式: 多台计算机和共享的外存设备连接,不同机器之间实现功能上的分工(功能专用化),机器处理的结果以文件或数据集的形式送到共享外存设备,供其它机器继续处理。 计算机网,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功能专用化(实现时间重叠 ) 专用外围处理机 例如:输入/输出功能的分离 专用处理机 如数组运算、高级语言翻译、数据库管理等,分离出来。 异构型多处理机系统 由多个不同类型、至少担负不同功能的处理机组成, 它们按照作业要求的顺序,利用时间重叠原理,依次对 它们的多个任务进行加工,各自完成规定的功能动作。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机间互连 容错系统 可重构系统 对计算机之间互连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带宽、低延迟、低开销的机间互连网络是高效实现程 序或任务一级并行处理的前提条件。 同构型多处理机系统 由多个同类型或至少担负同等功能的处理机组成, 它们同时处理同一作业中能并行执行的多个任务。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并行机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并行机的萌芽阶段(1964年~1975年)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DC6600:非对称的共享存储结构,中央处理机采用了双CPU,并连接了多个外部处理器。 60年代后期,一个重要的突破 在处理器中使用流水线和重复设置功能单元,所获得的性能提高是明显的,并比单纯地提高时钟频率来提高性能更有效。 1.5.5 并行机的发展变化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在1972年,Illinois大学和Burroughs公司联合研制Illiac Ⅳ SIMD计算机(64个处理单元构成的) 在1975年 Illiac Ⅳ系统 (16个处理单元构成) 向量机的发展和鼎盛阶段(1976年~1990年) 1976年,Cray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向量计算机Cray-1 在随后的10年中,不断地推出新的向量计算机。 包括:CDC的Cyber205、Fujitsu的VP1000/VP2000、NEC的SX1/SX2以、我国的YH-1等 向量计算机的发展呈两大趋势 提高单处理器的速度 研制多处理器系统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MPP出现和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 早期的MPP TC2000(1989年)、Touchstone Delta、Intel Paragon(1992年)、KSR1、Cray T3D(1993年)、IBM SP2(1994年)和我国的曙光-1000(1995年)等。(分布存储的MIMD计算机) MPP的高端机器 1996年,Intel公司的ASCI Red和1997年SGI Cray公司的T3E900 (万亿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 90年代的中期,在中、低档市场上,SMP以其更优的性能/价格比代替了MPP。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各种体系结构并存阶段(1995年~2000年) 从1995年以后,PVP(并行向量处理机)、MPP、SMP、DSM(分布式共享存储多处理机)、COW等各种体系结构进入并存发展的阶段。 MPP系统在全世界前500强最快的计算机中的占有量继续稳固上升,其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ASCI Red的理论峰值速度已达到了1Tflop/s SX4和VPP700等的理论峰值速度也都达到了1Tflop/s 1.5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机群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机群系统:将一群工作站或高档微机用某种结构的互连网络互连起来,充分利用其中各计算机的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处理,以达到很高的峰值性能,并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 1997年6月才有第一台机群结构的计算机进入Top500排名 2003年11月,这一数字已达到208台,机群首次成为Top500排名中比例最高的结构。 截至2008年6月,机群已经连续10期位居榜首,其数量已经达到400,占80%。 机群已成为当今构建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的最常用的结构。 1993年至2008年期间,Top500中机群和MPP的数量的分布情况。 1.3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测 如何比较这三台机器的性能呢? 从该表可以得出: 执行程序1: A机的速度是B机的10倍 A机的速度是C机的20倍 B机的速度是C机的2倍 执行程序2: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群对讲机编程培训_初级r2总汇.ppt
- 集群技术()总汇.ppt
- 集群与分布式总汇.ppt
- 集束化管理-2总汇.ppt
- 集体教研总汇.ppt
- 金螳螂五步放线法总汇.ppt
- 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总汇.ppt
- 金螳螂装饰精装修质量通病的与防范2013版总汇.ppt
- 金银墨印刷总汇.ppt
- 集团公司管控体系设计总汇.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2022医院医疗机构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详细版).pdf VIP
- 半导体工艺炉的炉门及半导体工艺炉.pdf VIP
- 测绘行业安全生产汇报.pptx VIP
- 半导体后端工艺半导体封装的作用、工艺和演变.docx VIP
- 半导体工艺原理--半导体工艺原理(贵州大学).ppt VIP
- 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20年秋)-麦肯锡-224页正式版.pdf VIP
- 走进潮汕文化ppt课件(优质ppt).pptx
- DG_TJ 08-2439-2024 建筑工程“多测合一”技术标准(正式版).pdf VIP
- Camera客观标准测试.pdf VIP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