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复习答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目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将今论古”思维方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光滑连续的封闭曲面。 地球的形状: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 海底地形的划分:大洋中脊、海山、大洋盆地、岛弧和海沟 大陆边缘的划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 地震波的常见类型:横波和纵波 纵波,介质质点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P波,波速较快,可在固液气中传播 横波,介质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S波,波速较慢,尽在固中传播 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软流圈之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软流圈:上地幔中60~400km,特别是在100~150km范围,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在此带基本不能通过,说明该带的物质可能局部呈熔融状态,整体呈塑性状态。称该地震波速降低的低速带为软流圈。 陆壳、洋壳的结构和平均厚度:硅铝层和硅镁层;33Km、6Km 地球外圈的划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5种元素:氧、硅、铝、铁、钙 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三大岩类 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基本类型:内能(重力能、放射能、旋转能、结晶能和化学能等),外能(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外能引起的,作用在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风化,搬运,剥蚀,沉积,固结成岩(胶结,压实,结晶) 断口:参差状断口,贝壳状断口 ,锯齿状,土状 常见矿物的基本特征: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黑云母,白云母,方解石 矿物的肉眼识别方法 形态->物性->化性 岩浆的概念、形成与演化:岩浆是地球深处天然产出的高温、高压、含大量气体挥发组分(H2O、CO2、SO2、….)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作用的概念、类型: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喷出作用,倾入作用 鲍文反应序列 岩浆岩按照SiO2含量和产状(成岩环境)的分类 变质作用的概念、影响因素、作用方式、类型:原岩基本在固态的条件下,受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有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形与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 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双变质带:在环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地方发现发育良好的成双的变质带,称为双变质带。其中一个带是高压低温变质带,分布于靠大洋一侧;另一带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双变质带的成因,目前一般认为是大洋板块沿毕鸟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 变质岩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组分的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反映出的岩石特征 [变余,变晶(粗粒>3mm,中粒1-3mm,细粒<1mm),碎裂,交代] 变质岩的构造: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排列方式 变余构造:变质后仍保留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 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 ? 板状构造:破裂为板状、无重结晶。 ? 千枚状构造:重结晶,绿泥石、绢云母等片状矿物初具平行排列,片理面上呈现丝绢光泽。 ? 片状构造:主要由片柱状矿物和部分粒状矿物组成,大量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而成,构成片理面。 ? 片麻状构造:粒状矿物为主,含一定片柱状矿物,相间做定向排列,片柱状矿物断续排列。 常见变质岩的特征 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方式:暴露地表的岩石长期受到温度、O2、CO2、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地表条件下,岩石机械破碎成细小碎块的作用)、化学风化(通过化学反应而分解)、生物化学风化(生物新陈代谢尸体腐烂分解与岩石中矿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破坏的过程) 物理风化:岩石释重,岩石的热胀冷缩,水的物态变化——冰劈,岩类结晶,植物根劈 化学风华:氧化,溶解,水化,水解 风化壳的概念:岩石风化后的残积物与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层。 剥蚀作用: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风化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转移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