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7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学说规范.ppt

20141017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学说规范.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七贤与智者的政治思想 (一)七贤的政治思想 (二)毕达哥拉斯派的政治思想 (三)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 (四)智者的政治思想 (一)七贤的政治思想 1.七贤 2.七贤政治的特点 1.七贤 七贤大约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初。他们分别是:立法家梭伦,立法家克娄布鲁、费雷居德、诗人艾比美尼德、奇伦、毕大各、阿那卡尔锡,律师之父比亚士、僭主柏连德、哲学家泰勒斯以及弥孙。 2.七贤政治的特点 1.主张温和政治,强调中庸,反对贫富悬殊和阶级冲突 2.推崇法治 3.正义是政治的最高价值 (二)毕达哥拉斯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及影响 2.政治思想 1.生平及影响 约于公元前570年生于爱奥尼亚的殖民城邦萨摩斯。父亲是一个富商。毕达哥拉斯从小受米利都学派的影响,曾问学于泰勒斯,并曾听过阿那克西曼德的讲演,毕达哥拉斯早年游学于埃及、巴比伦诸国,学习神学、算术与几何学、回到萨摩斯后毕达哥拉斯发现那里正被僭主波吕克拉底统治。便移居‘大希腊’(南意大利)的城邦克罗顿。 在南意大利。华达哥拉斯成为一个传道师,向听众讲授游学中冥思苦想之所得,吸引了大批信徒。他把信徒们组织成为一个团体,史称‘毕达哥拉斯学派’。 (1)和谐论 和谐是秩序,但无论何种秩序都建立在差异之上,因此,强调和谐和秩序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差异或抹煞差异,而是使差异在保持自身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统一。差异与秩序的关系,是古希腊政治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古希腊哲学中被表述为一与多的关系这个问题。 和谐意味着差异的组合或对立的统一。 赫拉克利特大约于公元前530年生于爱菲索安德罗克罗王族。赫拉克利特年轻时,放弃了贵族责任,拒绝参与政治。他原是王位继承人,但他把王位让给了弟弟、他还拒绝了爱菲索人的要求,他们希望赫拉克利特能够为城邦立法、赫拉克利特疏远政治的原因,是他认为爱菲素的政制已经朽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赫拉克利特后来避居到当地最受崇敬的狩猎女神阿耳忒弥山的神庙附近,把他的著作存放在阿耳忒弥斯神庙中、他在余下的时间里和孩子们玩骰子,从中认识到世界不过是神与命运的游戏场,最后他隐居山林,吃树皮草根过活,大约在公元前480年赫拉克利特利死于水肿病。 赫拉克利特是属于诗人、先知那一类的,他不是后世的那种以博闻强记为务的学者,他的论述只是对生活的真实表达,是生存的自然延伸,不是为了别人。正加尼采所说;“因为世界永远需要真理,因而永远需要赫拉克利特,尽管赫拉克利特并不需要世界。”。 2.政治思想 2.普罗塔哥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关键所在,一般的意见是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看作智者学派的一大贡献因为,由于把“人”而不是“神”看作尺度,就开始了一个用“人的眼光’来看世界的时代这种观点其实是把命题中的‘人”看作是作为类”存在的人类,这样,普罗塔哥拉的命题就应该被解释为一切尺度(真理)都与人相关,不是与个人相关,而是与总体的人类相关。 2.普罗塔哥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的自相矛盾性,勿宁说是放弃了人的公共之维度肯定感性之‘我”,肯定“我”之感觉的真实性,只是意味着这个“我”退出了语言,退出公共生活退出公民间的交往,它否定了公民间的共同之基础,也就否定了政治共同体之可能性 。 普罗塔哥拉的这个命题,是对希腊传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的一次巨大的转折,在他那里,政治共同体不再被理解为信仰者之共同体,而被理解为由利益之需要所结成的集团。 3.修辞术 使用语言的技术即修辞术。 由于不是神而是把人当做了万物的尺度,对神的敬畏之心丧失,言不再是神意的体现,而是纯粹的工具和技术。甚至那些能够发表动人的言论以证明他们一些可耻的行为是正当的人,更受到赞扬。 这种对言的工具性态度遭到苏格拉底等政治哲学家的攻击。(因为言的本质是逻各斯,事物的本质) 4.自然论与约定论 (1)约定论 早期自然与约定没什么区别 自然指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成长的东西,即天生的、自然而然的。 约定是指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形成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乃至法律,在当时看来都是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 4.自然论与约定论 (1)约定论 在智者那里,对自然与约定形成两个阵营。一被称为约定派,赞成约定论;另一被称为自然派,反对约定论。 约定论者认为,只有约定,才能形成公民的政治生活,约定是维系公民共同体、提升人的生活本质的手段。 约定派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约定基于自然,并有助于自然的实现,没有约定,自然本性便不可能实现。主张人的天赋的自然本性应通过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并通过法律和伦理规范加以提高和发展。另一种倾向是把自然本性看做是混乱无序的,如果没有约定的制约,就可能作恶,法律作为公民的约定,必须共同遵守,否则城邦就不可能存在,人们就要像野兽一样生活。 支持约定和反对约定,并非一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